烧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预防与康复治疗

焦睿医生 发布于2024-07-28 19:23 阅读量219

本文由焦睿原创

1.关节功能障碍分结构型功能障碍、瘢痕挛缩型功能障碍、肌肉型功能障碍、韧带型功能障碍和失神经支配型功能障碍。

2.康复评定包括病史、疼痛、肢体围度测量、关节活动度评定、肌肉力量评定、手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等。

3.入院及重症监护期康复包括:康复教育;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体位摆放或静力性肌肉收缩;矫形器或体位摆放保护创面及预防关节挛缩的形成;体位转换缓解关节处受压皮肤压力。

4.创面修复期康复包括:加压绷带或气压治疗;被动关节活动训练治疗,逐步过渡到关节牵伸治疗;主动关节训练,辅助关节训练;符合患者病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使用动、静态矫形器对抗瘢痕、关节挛缩畸形。

5.后期康复阶段包括:关节松动治疗;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强化抗阻训练;水中运动治疗;必要的物理因子治疗。

6.保持肢体适当抬高;利用泡沫垫、枕头、支架、夹板等将患肢置于适当的功能位,防止关节僵化于非功能位置。

7.植皮术后4~7 d即可进行关节活动训练。早期关节活动度训练主要以被动活动为主。

8.肌力低于3级,能主动运动的烧伤患者行主动助力运动训练。

9.牵伸训练逐渐调节牵伸角度,直至达到患者能够忍受的疼痛,保持5~10 min,当疼痛减轻时,再次调节,每天治疗2~3次,每次30 min。牵伸关节至活动最大程度后保持10~20 s,每1个动作重复8~10次。

10.肌力达到3级水平即可进行主动运动训练。训练特定关节时尽量提醒患者不要利用相邻关节进行代偿。

11.皮肤传染性疾病、频发癫痫、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忌用,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可酌情选用水中运动训练,但治疗时间不宜长。水中运动训练的频率为每周3~4次,持续2~4周。

12.关节肿胀、急性炎症反应、恶性疾病及未愈合的骨折禁止进行关节松动术治疗。

13.根据矫形器类型的不同和使用部位的皮肤情况,矫形器佩戴时间为每次l~6 h不等。

14.低中频电疗、磁疗、超声波治疗及蜡疗等都具有一定改善组织微循环、消肿、止痛及软化瘢痕等作用。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