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失认评定

焦睿医生 发布于2024-07-28 19:22 阅读量297

本文由焦睿原创

适应证:各类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外伤、痴呆、脑瘫、中毒性脑病等各种脑部损伤的患者。

禁忌证:意识障碍、有严重的情感障碍及不愿配合评定的患者。

操作步骤

(1)向患者说明评定的目的、意义、方法。

(2)视觉、视野、语言、智力检查,排除相关疾患。

(3)事物命名及说明:让患者命名常用物品,如笔、毛巾、牙刷、镜子、铅笔等实物,并说明其用途。

(4)图片评定:使用专用评定图片。

1)图片配对:请患者看一张图片,移开图片后让患者在多张图片中选择与出示完全相同的一张图片;

2)辨别命名:看几张图片,说出图片中物体的名字;

3)图形摹写:出示常用物品的图片,要求患者进行临摹;

4)图形分类:出示几张常用物品的图片,要求患者按照交通工具、日程器具、建筑物等特性进行分类;

5)特性描述:出示常用物品图片(笔、毛巾、牙刷、镜子、铅笔等),让患者描述物品的用途和特性。

(5)触觉命名:嘱患者闭眼,让患者触摸并命名常用物品,如笔、毛巾、牙刷、镜子、铅笔等实物。

(6)面孔识别:

1)面孔识别:使用患者家属照片,让患者对照片中熟悉人员面部识别和命名;

2)特征描述:对照片中人员面部特征进行描述;

3)面孔匹配:要求患者通过照片与真实人员匹配,或从若干照片中挑选出同一人的照片;

4)辅助识别:通过人员其他特征描述(如声音、步态、服装等)对人员进行识别。

(7)色彩识别:与色盲不同的是患者可以区分出两种不同颜色,在使用色盲检查表时表现正常,但是不会给看到的颜色命名,也不会在听到颜色名后指出相应色卡或该颜色的物品。

1)颜色命名:要求患者给所见颜色命名;

2)颜色分类:检查者出示一张色卡,要求患者在众多色卡中挑出与之相同的颜色;

3)颜色配对:检查者向患者提问,要求患者回答,如:笔是什么颜色,苹果是什么颜色等。

(8)视空间评定:评定患者是否能识别空间物体远近。

(9)评定记录及总结。

(10)评定结果反馈给受检者。

注意事项

(1)选择安静环境。

(2)评定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不宜过度疲劳。

(3)注意与命名性失语相鉴别,命名性失语者不能通过视觉及视觉以外的感觉通路对物体命名,但能从陈列品中选择物品,也能描述所见物品的特征。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