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义: 频率 1000Hz 以下,包括: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TENS 疗法、电体操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疗法、感应电疗法、电兴奋疗法、电睡眠疗法、间动电疗法、超刺激电疗法、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脊髓电刺激疗法、微电流疗法、高压脉冲电疗法等。
适应证:
1)止痛作用与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各种扭挫伤、肌筋膜炎、瘢痕、粘连、慢性炎症等软组织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骨关节疾病、脉管炎等血管疾病等;
2)兴奋神经肌肉作用:各种神经炎、脑与脊髓损伤所致的肢体瘫痪、废用性肌萎缩、尿潴留、肌张力低下、弛缓性便秘、癔症性瘫痪、外周神经损伤等。
禁忌证:
1)全身情况:出血倾向、癫痫,传染性疾病、各种重要脏器疾病急性进展期和危重期;
2)局部情况:金属异物及结核病灶局部,有心脏起搏器,心前区、颈动脉窦区、体腔、孕妇腰腹部等特定部位,皮肤过敏、破损、感染、皮疹等区域。
操作方法
(1)治疗前准备:按照治疗目的与部位选择电极,检查电极、导线连接正确,仪器电流输出调零后开机。暴露患者治疗区域皮肤,按照需要放置电极,采取并置法或对置法,电极紧密平整接触皮肤。
(2)治疗操作:选择所需波形与物理参数,缓慢调节电流强度直至达到治疗剂量,治疗剂量可用电流量直接表示,也可用感觉阈、运动阈等人体反应情况表示,在治疗时间内可根据需要调节电流输出。当需要移动法治疗时,可采用单点手柄电极或滚动电极为主电极。
(3)治疗结束:输出调零,取下电极后检查治疗部位皮肤,关机。
注意事项
(1)治疗前:以兴奋神经肌肉为主要治疗目的时,神经肌肉电诊断有助于治疗参数的合理选择。将治疗中的正常感觉和可能的异常感觉告知患者,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
(2)治疗中:皮肤微细损伤局部可用绝缘衬垫后使用低频电疗法。局部感觉障碍区域治疗时,需采用低电流强度谨慎治疗。电极需有良好固定,保证治疗过程中电极不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