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中应用的证据总结

焦睿医生 发布于2024-07-21 09:06 阅读量82

本文由焦睿原创

启动时机

1.脑卒中患者处于疾病的非急性期 。

2. MMSE 分数:文盲组≤ 17 分、小学组≤ 20 分、中学及以上组≤ 24 分,MoCA 分数< 26 分 。

3.患者能够配合指令操作 。

实施人员

4.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康复团队应包括医生、物理治疗师、护士和心理治疗师。 

5. 认知康复团队每周应至少举行 1 次正式的专业间会议,会议期间确定存在的康复问题,制订目标,监测进展情况。

康复方式 

6.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康复包括沉浸式和非沉浸式,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康复方式。

干预频率

7.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康复频率为每次 20~40 min,每周 3~6 d,治疗周期为 4~6 周 。

干预策略

8.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康复主要涉及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力、视觉空间想象力和 ADL 。

9.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康复程度应循序渐进,从单个指令的认知训练到复杂指令的综合认知训练。

10.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训练的场景设置应为患者熟悉的场所如超市、药房、邮局、银行等,与患者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患者在完成每个任务时要有时间的反馈,并根据任务完成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

11. 患者在进行认知训练时,不允许治疗人员给予帮助,除非出现技术问题或计算机问题 。12. 针对注意力的认知训练包括在虚拟场景中根据相应的指示进行简单的操作,如购买饮料及药品等;复杂球体场景,要求患者通过提示来拦截色彩相近的球体等简单训练。

13. 针对记忆力的认知训练包括患者识别虚拟空间中出现的图片、文字,并对其进行重复。

14. 执行力倾向于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知训练场景包括模拟支付场景、切水果、开车等较复杂的执行能力。

15. 视觉空间能力倾向于改善认知障碍患者定位能力,认知训练包括找到通往某个地方的标志性建筑,去往虚拟空间指定的位置。

16. 当对患者各认知域进行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训练后,最后对患者进行整体的认知干预 。

观察指标

17.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训练干预后患者的认知恢复情况,包括 MoCA 和 MMSE 的得分。

18. 认知功能的改善影响患者 ADL,评价干预后 ADL 的得分情况。

注意事项

19. 患者在进行认知康复训练时,在每个模块结束后间隔 30~60 s 后再进行下一场训练。

20. 康复训练结束后应对患者进行至少 3 个月的随访,观察认知恢复情况。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