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证:适用于任何人群,包括健康人及患者。健康人及可以配合评定的患者可使用自评量表;不能配合评定的人如意识不清、精神疾病或言语障碍等,可以使用代理人量表。
禁忌证:无明显禁忌证。
设备与用具 生存质量评定的主要工具是量表。量表分为两种,一种为通用量表,用于一般人群生存质量测定,如 SF-36,WHOQOL-100 等;另一种为疾病专用量表,用于特定人群(患者及某些特殊人群如吸毒人群)。临床上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评定的疾病专用量表主要有脑卒中影响量表等。
操作方法
(1)准备阶段:
1)选择合适的评定工具及场地,熟练掌握所使用的量表评定方法,正式使用量表前先进行预试。
2)评定儿童时,准备一些辅助器材如玩具等,以备评定行为能力或特征性反应之用。
3)评定场地,有些特殊人群(如住院患者等)的评定量表尚需到受检者经常活动的地方(如病房)进行评定,以使评定结果更加准确。
(2)评定过程:主要是按操作手册填写评定量表,下面以 SF-36 量表为例,
参考操作方法和步骤如下:
1)填表搜集受检者的一般背景资料,与疾病相关的量表要注明病种。
2)各项目填写前有一简短指导语,说明评定的目的、内容及时间界定等,评定者口头将指导语向受检者加以说明。
3)让受检者自己填写量表中的所有项目,尽可能避免缺失,让其做出独立、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如果受检者文化程度低或视力较差,评定者可逐项念题,并以中性、不带任何暗示和偏向的方式把问题本身的意思告诉受检者。
(3)结果换算:SF-36 量表各项目评分需要累加为因子分(或分量表分)和总分,这些分数均为原始分, 要求做进一步转换成各种形式的标准分或百分位,或者做加权处理。
(4)缺失值的处理:如果应答者回答了至少一半的问题条目,则计算该方面的得分,缺失条目的得分用其所属方面的平均分代替。
(5)评定结果的解释和报告:对各种评定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提出结论,并对其意义进行解释。若受检者个人或亲属(评定者认为有必要告知)需要了解评定结果,可用较通俗化用语口头告知。
评定标准 生存质量是受检者对其生活满意度的主观体验,与年龄、性别、身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等因素密切相关,没有统一或公认的评定标准。通常采用健康人群和同类患者群之间,或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判断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
注意事项
(1)生存质量评定与其他评定不同,易受受检者的主观影响。因此,需要评定者具有一定技巧和高度责任心。必要时对评定者做认真的培训。
(2)评定者与受检者间应保持友好和信任的关系,取得受检者的配合。
(3)在开始评定前,向受检者解释评分方法和要求。
(4)评定结束时,由受检者本人或评定者逐一查核是否每一条目均已填写完整,凡有漏评或者重复评定的,均应提醒受检者考虑再次评定,以免影响分析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