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外耳道炎

陈景成医生 发布于2020-10-02 09:35 阅读量8270

本文由陈景成原创

简介: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耳部疾病,大部分由霉菌感染所致,有一定的传染性,致病原因主要是机体抵抗力下降,用不洁物挖耳,长期全身用抗菌素或耳内滴用抗菌素造成。其表现为耳痒、流水,合并感染时伴有耳痛、红肿。出现上述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霉菌性外耳道炎易反复发作,用药时至少在一周以上,保持耳道干燥,戒除挖耳习惯,同时应合理应用抗菌素,减少复发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常见病因

游泳、挖耳等引起外耳道的炎症

在自然界中存在种类繁多的真菌,尤其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孳生繁殖更快。一些真菌侵犯人的外耳道,在下列情况可为外耳道真菌病的致病因素:

1. 正常人的外耳道处于略偏酸性的环境,如由于耳内进水或不适当地用药,改变了外耳道PH值,有利于真菌的孳生。(勿错误用滴耳液)

2. 游泳、挖耳等引起外耳道的炎症,中耳炎流出脓液的浸泡,外耳道分泌物的堆积和刺激,真菌得以孳生繁殖。(勿采耳、勿进水

3. 全身性慢性疾病,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全身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都为真菌的孳生提供了条件。(勿滥用抗生素

4. 近年来激素、抗生素的不正确使用和滥用,也增加了真菌感染的机会。(再强调勿滥用激素、抗生素

5.未消毒的掏耳勺,手指,火柴,棉签……等掏耳,会感染真菌,舒服会上瘾。(注意卫生,会传染)

外耳道真菌病常见的致病菌有酵母菌、念珠菌、芽生菌、曲霉菌、毛霉菌、放线菌、青霉菌等。来自CADIS一组资料报道4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中,近平滑念珠菌占42.9% ,黑曲菌为35.7%,40%的人发病前用过抗生素。

症状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症状一、早期会有耳内发痒或奇痒及闷胀感,有少量水样分泌物。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症状二、若因炎症使脱落的上皮与菌丝共同形成痂皮,阻塞外耳道或覆盖在鼓膜表面,则可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症状三、若有细菌感染,则可引起外耳道肿胀、疼痛及流脓。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症状四、检查时多见外耳道深部有白色、灰色、黄色或者烟灰色霉苔,其状如薄膜或粉丝,甚似发霉。揭去苔膜,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表面轻度糜烂或有少量渗血。将霉苔置于载玻片上,滴加少许10%氢氧化钾溶液,盖妥并适当加温,若于显微镜下见到菌丝体或芽胞状物,即可明确诊断霉菌性外耳道炎

治疗方法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1、(来医院清洗干净外耳道)要把耳道里面的真菌痂皮和分泌物完全清除干净。有的患者可能一次清除不干净,需清除几次,清除要靠专科医生或者专科护士来完成,患者需反复到医院去做清理;

2、(耳道内用正确的药物)分泌物和痂皮清理干净后,在耳道里面放置治疗真菌的药物,如硼酸滴耳液、抗真菌药粉、制霉菌素药粉或者膏剂、栓剂,比如达克宁栓剂,甚至还可放碘仿纱球,进行抗真菌治疗;

3、(必要时联合用药)患者如果合并感染还可抗菌治疗;

4、患者要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洗头的时候耳道里千万不能再进水,不能潮湿,患病期间不要游泳,不要让耳道再进水,再强调一遍请问不要到外面采耳。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