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治病,话香囊

张玉龙医生 发布于2020-07-21 13:45 阅读量7589

本文由张玉龙原创

      中医认为,中药皆有性味归经,通过药物的性味来刺激脏腑经络,进而调和人体脏腑气血阴阳,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药香治病古已有之,《神农本草经》云:“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中医把药物“气味”属性分的很清楚,气是气,味是味。通过鼻腔闻到的是气,通过口腔尝到的是味。气有“腥膻香骚臭”,味有酸苦甘辛咸。气通天入五脏,味接地,入六腑。中医认为,芳香药材(俗称“香药”)秉纯阳之气而生,为纯阳之物,能生发阳气,驱邪辟秽,活血行气,通经开窍,因此能够防病养生,疗疾治病。所谓闻香治病就是借助药物的香气作用于人体口鼻诸窍、皮肤、汗孔、毛窍进入腠理,通过气血经络的运行输送到达脏腑而遍布全身,达到调和脏腑阴阳平衡、鼓舞正气、防御外邪的防病养生和治疗疾病,古人亦称此为“服气”,是传统衣冠疗法、香佩疗法的一种。近代则衍化为芳香疗法,种类也多种多样,常见的如香薰疗法、香精疗法、药浴疗法、足浴疗法等。早在殷商甲骨文就有熏燎、艾蒸和酿制香酒的记载,周代已有佩带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春秋战国时期有佩戴芳香植物以防疫辟邪,《山海经》中便有言:“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 华佗曾用麝香、丁香、檀香等药物装在用花绸制成的香囊中,通过闻香疗法来治疗肺痨、吐泻等疾病、孙思邈《千金药方》中记载“避疫气,令人不染”、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闻香治病”的记载)等名家皆使用过闻香治病,而古代民间、寺庙、道观和宫廷皆推崇香药,焚香、香囊、药衣、药枕、药物兜肚、鼻烟、胭脂粉......等皆为香药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运用。清代医家吴师机《理瀹骈文》中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 所异者,法耳。”根据香药配方闻香治病的疗效各不一样,总而言之,有①杀菌抑菌、预防呼吸道感染和各种流行性疾病;②防蚊驱虫,防疫避瘟;③醒脑提神,开窍通慧,缓解压力,消除疲劳;④安神助眠,缓解焦虑,安抚身心;⑤互赠礼物,增进友谊。

        香囊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又称香药袋、荷包、香包、香袋、佩帷、容臭香缨、衿缨、香球、兽头囊、馨香、花囊等,是一种由盛载香料的囊包,多以色彩鲜明的丝织物缝制而成,拥有数千年历史,秦代就有相关记载。《礼记》云:“五采谓之绣。”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咸通四年,同昌公主出降……乘七宝步辇,四面缀五色香囊。囊中贮辟寒香、辟邪香、瑞麟香、金凤香。”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有佩“绎囊”,“避疫气,令人不染”的记载。清代,佩戴香囊成为皇宫的防病措施之一,乾隆皇帝曾发过“每年五月初一起挂五毒荷包”的谕旨。他自己就在端午节这天佩戴“五毒荷包”、“龙舟荷包”。文人雅士常佩戴香囊彰显儒雅品位,宫廷人人佩戴香囊,既可以预防汗臭,又可以点缀靓丽形象。自古民间就有佩戴香囊避除秽恶之气、驱虫灭虫、避瘟防疫的习俗,俗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人们常在端午节互送香囊或给小儿佩戴香囊防病避疫的习俗,可见古人早有使用香草制作成香囊“闻香防病治病”的风俗。佩戴香囊最多见于端午节,但并不限在端午节,古人腰间多佩带香囊作为装饰,并以之作为男女定情之物。现代的香囊大都置于衣柜中以防蛀,或用来清新室内空气。传统中医药学认为,芳香性药物以化湿和开窍为两大主要功效。中药药理研究证明,芳香性中药是一些具特别香气的药物,具有鼓舞正气、除邪辟秽,解肌发表、疏风散邪,芳香健脾、化湿醒脾,通关开窍、止痛消肿等功效,这些特点与芳香性中药所有的特殊药理性质有关。《本草经疏》云 “芳香之气,能避一切恶邪”,清代医学家叶桂在《临证指南医案》 中指出:“疫疠秽邪从口鼻吸收,分布三焦,弥漫神识。”香囊散发出淡淡的药味,具有芳香辟秽、解毒化浊、驱邪防疫之功效。根据香囊用药不同,常分为防疫香囊、驱蚊香囊、提神香囊、安神助眠香囊、健脾开胃香囊等

       香囊造型甚多,如桃形、石榴形、鸡心形、腰子形、小老虎形、葫芦形、钟形、心形、桃形、袋形、钱包形、方形等,香囊材质有丝线锦缎的,也有极少数镂金的,还有透雕玉质的。目前,香囊也是非遗系列之一,这原本是民间众人皆知,凡人皆会的制作的物件,成为非遗也就标志着需要大家用心去挽救了。

      香囊防病是经得起现代医学考证的: ①芳香类中药的植物性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病毒作用;②药物芳香能适当刺激鼻黏膜,调整人体免疫系统;③药香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后,还可调节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使神经系统反应性增强,促进消化液分泌,提高消化吸收功能。

      常用的芳香类药物可以防疫辟邪,比如广藿香、佩兰叶、香白芷、蕲艾叶、茅苍术、苏薄荷、紫苏叶、金银花、丁香花、广陈皮、山奈、抚川芎、石菖蒲、甘松节、上肉桂、梅冰片、白豆蔻、草豆蔻、荆芥穗、高良姜、炒香附、乌药、七里香、五加皮、制乳香、制没药、檀木香等常用于熏香防疫,制作成香囊既可以预防瘟疫,又可以驱虫防蚊。

       防疫香囊:广藿香10克,佩兰叶10克,紫苏叶10克,母丁香10克,川花椒10克,香白芷10克,苏薄荷10克,炒苍术10克,广陈皮10克,川芎片10克,山奈10克,石菖蒲10克,甘松节10克,上肉桂10克,金银花10克,梅冰片5克,共为细末,装入香囊,佩戴胸前可以预防瘟疫研究表明香袋散发的气味能显著提高人体鼻粘膜SI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由于上呼吸道能分泌较多的SIgA,这就有效地提高了上呼吸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且多数中药有效成分对多种细菌和病毒、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功能,从而达到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简易防疫香囊:金银花15克,广藿香15克,甘松节15克,苏薄荷15克,茅香15克,炒苍术15克,广陈皮15克,龙脑香10克,共为细末,装入香囊,随身佩戴。

       防流感香囊:佩兰叶15克,丁香15克,梅花冰片6克,薄荷15克,细辛10克,花椒10克,捣细末,装香囊,随身佩戴。

       驱蚊验方:广藿香、佩兰叶(水香、香草、大泽兰)、紫苏叶、香白芷、苏龙(苏薄荷或薄荷脑)、丁香、蕲艾叶、炒苍术、广陈皮、抚川芎、山柰、石菖蒲、甘松、肉桂各10克,梅冰片5克。配齐后粗略地粉碎后装入香囊可以制成驱蚊香囊,气味芳香,可以佩戴在背包或衣物上,也可以悬挂在门窗和床边,有一定的驱蚊作用;也可以加适当酒精或碳,点燃用药材的烟雾驱蚊。

      蚊虫怕香味,所以驱蚊方可以在原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芳香的药材,比如薰衣草(零陵香)、茴香、玫瑰花、月季花、檀香、木香、豆蔻、砂仁、草果、沉香、桂枝、荆芥、麻黄、菊花、桃花、乳香、没药、莪术、三棱、丹皮、五加皮、远志、香附、安息香、香薷、香橼、益智仁、佛手、厚朴、辛夷花(木笔花)、乌药、千年健、樟脑、苏合香、花椒(秦椒、蜀椒)、杜衡(马蹄香)、茅香(香茅、大风茅、香巴茅、香茅草)、藁本、高良姜、龙脑香、草豆蔻、迷迭香(海洋之露,艾菊)、百里香(地椒、地花椒、山椒、山胡椒、麝香草)、七里香(千里香、万里香、九秋香、九树香、过山香、黄金桂、四季青、青木香、月橘、十里香)、罗勒(九层塔、金不换、圣约瑟夫草、甜罗勒、兰香)、月见草、桂花、茉莉花、白兰花、玳玳花、素馨花、鼠尾草、接骨木、雄黄、麝香、芦荟等。

      常用香囊配方:

       配方①:丁香6克、川椒6克、白芷15克、辛夷10克、冰片10克、沉香6克、艾叶10克、佩兰10克、桂枝10克、益智仁10克、小茴香10克、石菖蒲10克、苍术10克、薄荷10克、藿香10克。功能防瘟疫,防流感,驱蚊虫。

       配方②:冰片、樟脑各3克,高良姜15克,桂皮30克。预防感冒。

       配方③:川芎、白芷各10克,苍术20克,冰片3克。功能防疫驱虫。

       配方④:山奈、雄黄各10克,樟脑3克,丁香50克。功能驱虫防疫。

       配方⑤:薄荷、葱白各4克,菊花、荆芥、黎苏、苍术、桂皮、大茴、辛夷、细辛各2克。功能通鼻窍,清头目,防流感,避瘟疫。

      配方⑥:雄黄20克,山奈100克,冰片10克,樟脑10克。功能防瘟避疫,驱逐虫蛇。

       配方⑦:川穹、白芷、苍术、零陵香各50克。功能醒脑提神。

       配方⑧:菖蒲80克、雄黄60克、桂皮50克、朱砂20克。功能安神助眠,定惊益智。

       配方⑨:佩兰、桂皮各50克,高良姜150克,冰片20克。预防流感。

       配方⑩:冰片、薄荷脑各25克、山奈、雄黄、丁香各3克,砂仁、蔻仁各5克。功能芳香开胃,健脾消食。

      配方⑪:高良姜2克、冰片、丁香各3克、佩兰、桂皮各5克。功能开胃醒脾,理气宽胸。

注意事项

1.香囊中的药粉不得内服!尤其是儿童(3岁以下尤为注意),在佩戴香囊时要注意防止家中孩童任意把玩,将药粉误食。

2.孕妇佩戴香囊要谨慎!

3.对香囊内药物成分过敏者忌用。

4.体质虚弱者,药量减半,以免香味过重引起恶心、头晕、乏力等不适。




      张玉龙中医世家,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本科。师从杨俊、杨任民、马俊、周楣声、潘嘉龙、董洪强、马山等国家级名老中医,精于切脉、面诊、舌诊诊断疾病,擅长中药(内治外治)、针灸、推拿、艾灸、刮痧、火罐、刺络放血等综合治疗疾病。

      擅长治疗

内科: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萎缩性胃炎、肠道息肉)、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道息肉、黄疸)、肾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等)、顽固性失眠、头痛(偏正头痛、头风、外伤性头痛)、结石及各系统肿瘤调治等。

妇科: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妊娠病(妊娠恶阻、妊娠外感、妊娠高血压、高血糖、妊娠便秘、尿潴留等)、崩漏、妇科炎症、产后病、乳腺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腺肌症及不孕症等。

儿科:感冒(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腺炎、腹泻、虫症、小儿厌食症、遗尿、多汗症、湿疹、水痘、小儿多动症等。

男科:遗精、阳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阴囊湿疹、生殖器疱疹等。

五官科:牙痛、口腔炎、鼻炎、咽喉炎、结膜炎、飞蚊症、中耳炎、耳鸣耳聋等。

皮肤科:皮炎、湿疹、黄褐斑、青春痘、带状疱疹、荨麻疹、白癜风、脱发、肥胖症等。   

骨伤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痛风、腰扭伤、股骨头坏死、神经痛、落枕、滑膜炎、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及各种痛症等。

坐诊时间周二至周日坐诊,8:30~18:00坐诊

坐诊地址罗湖区人民北路1006号越港商业中心三楼(诊室25)

附近交通地铁1、3号线老街站C出口

附近公交门诊部1(104路、10路、220路、223路、29路、85路、M133路、M191路、M239、M482路等)   

附近停车场祥祺商厦地下停车场、百货广场地下停车场(越港商业中心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