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锻炼身体(1)

许铎耀医生 发布于2021-08-05 22:47 阅读量6893

本文由许铎耀原创

锻炼身体,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吃饱了撑的。

确实,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除了少数政治和文化精英,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在为温饱挣扎在生存线上。现在不同了,在伟大正确的共产党领导下,终于解决了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我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追求更多非物质的东西,比如健康、美。

然而,我们可怜的身体上万年来就没这么享受过如此充沛的能量供应,它受不了了。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等接踵而至。再加上寿命长了,各种肿瘤也如影随形。锻炼身体自然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很多人有了上述问题后立马开始锻炼,跑步爬山游泳骑车不一而足。但是很快就受伤了,从而得出各种结论:跑步伤腿、爬山伤膝、打球伤肘、跳舞伤腰,等等。唯一忽略的就是没有真正的科学锻炼。

我从医学科学出发,漫谈一些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不一定都对,请批判性理解和看待。

生命是一个开放性耗散结构系统,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达到有序,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说生命是个负熵过程。如果你不懂,没关系,葛优躺您一定知道,这就是熵,而它的反向就叫负熵。

锻炼身体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有效刺激肌肉、心肺从而提高和改善它们的机能。散步遛狗相对葛优躺是好些,但也只能算是维持基本机能,不能叫锻炼。

那么究竟怎样的运动强度才叫锻炼或算有效刺激?答: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以上。

最大心率一般有个简单的算法,(220—年龄)。比如你40岁,那最大心率就是220—40=180次/分,你在运动时心率应维持在180*60%=108次/分以上。

心率是个非常可靠的指标,建议经常锻炼的朋友佩戴心率监测设备,不仅是运动强度、运动后的疲劳度、运动中的风险都可以通过心率实时监测。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