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中的伟大英雄阿喀琉斯,作战英勇无比,有着刀枪不入的身体。后来在特洛伊之战中,单刀赴会主攻特洛伊城,被特洛伊人一箭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脚后跟而身亡,这也是他全身留下的惟一一处"死穴"。
相传他母亲是一位女神,在他降生之初为了让他长生不死,就将其倒提浸入冥河,遗憾的是,儿子被母亲捏住的脚后跟却不慎露在水外,全身留下了惟一一处致命的软肋。
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原指阿喀琉斯的脚跟,因其是惟一没有浸泡到神水的地方,是他的弱点。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跟腱。
那么神话里面提到的跟腱到底是什么,有何作用,跟腱又为什么会断裂?
一般来说,跟腱断裂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锐器伤,例如肌腱被刀砍断,玻璃切割伤等等;还有一种情况是间接的钝性伤,在经常跳跃的蓝球、排球、跨栏运动员、芭蕾、跑步运动爱好者或在沙地和不平整表面上跑动时扭伤的人中更为常见。
由于长期的跑动,跟腱存在慢性的炎症。比赛的时候,剧烈的运动,可导致跟腱断裂。很多著名的运动员,跟腱断裂过,例如刘翔、科比、程菲、贝克汉姆、比卢普斯等等。
接下来我们详细解读下跟腱炎以及跟腱炎的治疗、保养、锻炼等问题。
顾名思义,足踝部的跟腱及腱周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疼痛者,称为跟腱炎(跟腱周围炎)。跟腱将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连接至跟骨,跟腱炎也常被称为跟腱病变。
人体踝关节由胫骨、腓骨下端与跟骨组成。胫、腓骨下端向外隆起,形成内踝和外踝,足三阴三阳经筋分别分布于踝下和踝间,以加强踝关节的稳定性。
足部有26块足骨组成诸多关节,具有活动和减轻震荡的作用。足部的骨和关节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当某个或某些关节发生病变时,除影响足的活动,还可影响身体的平衡。
小腿三头肌向下移行,形成了人身最大的肌腱—跟腱,止于跟骨结节。其全长约15厘米左右,在跟腱周围被比较疏松的结缔组织填充,且于其间隙内被较为丰富的呈泡沫状的脂肪组织所包围,从而形成跟腱的腱围。跟腱腱下和皮下滑囊有滑液囊分布,其与腱周组织有保护、营养跟腱的作用。
一般来说,它是因为过度的踏跳、长跑、负重爬山等运动过程中,长期大力牵拉跟腱,使其受到强烈的机械性刺激而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
另外,突然增加锻炼的强度或频率也常会引起跟腱炎。慢性跟腱炎多长期且持续存在
早期
腱围组织表现为血管扩张、充血、渗出和水肿等无菌性炎症反应。
患者在2-3天时间内逐渐出现疼痛感;在运动刚开始的时候出现疼痛感,继续运动后疼痛感逐渐减轻;休息后疼痛感减轻;触碰时有疼痛感。
中晚期
则常发生腱围组织增生肥厚,血管增生并向腱内伸入;或病变组织退行性变性和腱围与跟腱发生黏连。
腱围组织的炎症也可以蔓延给周围组织。患者在数周至数月的时间内逐渐出现疼痛感;在运动过程中患者持续出现疼痛感,上坡时疼痛感更加明显;晨起时或休息后,跟腱僵硬且有疼痛感;在足跟上2-4厘米处,跟腱上可能出现小结节;触碰时有疼痛感;跟腱肿胀或增厚;伤处皮肤可能会发红。
长期不愈的腱周炎症使跟腱荣养减少,腱抗拉力下降,最终可发生跟腱萎缩甚至断裂,故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跟腱炎属中医“踝痛”、“痹证”、“腿痛”范畴。多因病人肝肾亏损,筋骨退变、劳损、外伤、受累下肢过度旋前、核心稳定性下降、下交叉综合症、腓肠肌紧张、过度足跟缓冲(这里要多说下:跑步爱好者跑步过程中跟腱承受反复过度牵张力)、突然增加训练强度或频率、又加踝扭挫伤所致。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使痰湿交阻而加重病情。
值得注意的是本病多有经筋损伤和结筋病灶,而且它是引起或加重病情的重要原因。经筋损伤者,应在经脉辨证论治基础上,同时从经筋辨证论治角度着手治疗。
踝关节周围的腱滑液鞘,随小腿肌肉的分群而分为三群,即前群、内侧群和后群。
外侧群:位于腓骨上、下支持带的深面,有包绕腓骨长肌肌腱和腓骨短肌肌腱周围的腱滑液鞘。鞘的上端为一个单独的滑液鞘,把腓骨长、短肌的肌腱包裹在一起;下端分为两个单独的鞘,分别包绕着腓骨长、短肌的肌腱。鞘的上端达外踝尖上方4cm左右,下方至外踝尖下方4cm左右。
腓骨长、短肌腱鞘与腓骨上下支持带相互磨损,亦可形成结筋病灶点,在外髁后者,即昆仑次;在外踝下者,即申脉次。
早期
病程短、疼痛轻,在相关筋结点处可检查出压痛,但没有明显的痛性条索或结块。此期采用“毫针疗法”、“筋针疗法”、“理筋推拿法”,有明显临床疗效。
后期
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筋结点因长期损伤而出现痛性条索和硬结。凡用上述方法难于松懈者,应考虑经筋理论指导下的“长圆针疗法”。
注意:凡筋结点处无明显阳性体征者,应考虑经筋病以外原因,必要时应请有关专科专家会诊,不可贻误病情。
拉伸运动
逐渐进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拉伸训练;在没有疼痛感的前提下,拉伸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的肌肉,具体位伸因人而宜,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强化力量
一旦患者可以负重且炎症反应已经消退,应针对:腓肠肌、比目鱼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腹横肌、腹外斜肌进行力量训练。
专 家 介 绍
管宏钟: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 医学硕士 教授 主任医师。师从薛立功教授系统学习经筋理论及“长圆针疗法”。
擅长:颈椎病、腰椎病、膝痛病、肩周炎、网球肘、足跟痛等经筋痹痛病。
社会任职:
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首届副主任委员(国家级)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级教改实验班校外导师
国家级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主讲人
学术科研:
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 7项;主编参编《中国经筋学》《针灸学笔记图解》;主编经筋学会2009及2010年会论文集,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
感谢关注深圳经筋。如果你对管主任的治疗效果感到满意,欢迎转发公众号文章,让有需要的朋友找到管主任,快速地恢复身体的健康,及时投入到积极的热情的工作生活中。
出诊情况:
深圳市中医院一门诊和二门诊医院公众号和健康160App提前预约;
周末急需面诊:13714294321或"深圳经筋"微信公众号留言。
如果认为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管主任预约信息及治疗须知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圳经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