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1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是多少?
2颈椎变直如何发现?
3颈椎曲度异常有哪些变化?
4颈椎曲度如何测量?
5变直或者反弓的曲度可以恢复吗?
对尚未存在颈椎疼痛等临床症状时,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对防止邻近节段乃至整个颈椎的进一步退变有积极作用;对已患颈椎间盘突出症者发现通过重建颈椎曲度可使椎管得到间接减压,是恢复椎管有效容积的一种重要手段。
颈椎生理曲度的测量是医生评价颈椎功能的基本方法和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颈椎曲度如何测量及测量的意义是什么?听听医生怎么说。
颈椎生理曲度测量的临床意义
一、颈椎生理曲度测量的意义最终应回归临床
不同的颈椎曲度直接决定了颈椎所承受头颅重量的不同应力分布, 相应的外力作用点的改变及椎体生物力学特性的转变,近而出现颈椎的最大负荷。根据脊柱载荷的人体倒三角形的力学结构特点,头颈部的各种负荷集中于下颈段a。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以C4所受的压应力最大。在颈椎曲度变直模型中,颈椎的活动度比正常范围减少24%~33% ,应力增加5%~95%,C3、4和C4、5关节突关节、钩椎关节、椎间盘出现应力集中。颈椎曲度异常时颈椎的最大受力部位在C4-5,其次是C5-6和C3-4。
对颈椎退变的系统回顾研究,颈椎垂直力线相交于C4、5椎间隙,表明此处所受压力和扭曲力最大,而前屈时最大压力和扭曲力位于C5、6椎间隙。所以长期保持颈椎前屈姿势不仅容易改变颈椎生理曲度,更易诱发颈椎病的发生。
二、颈椎曲度变化相应椎间孔及其神经血管解剖改变
有研究表明,当颈椎屈曲20°或30°时,其椎间孔直径分别增大10%和13%,伸展20°或30°时,其直径分别减小8%和10%。
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决定了椎间孔的大小、方位,同时也决定了椎管的内径和颈椎横突孔之间的序列, 也由此产生诸如头痛、头晕、行走不稳等压迫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导致的形态学改变所引起的症状。同时在一项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中也发现, 在无颈部外伤的颈痛人群中, 颈曲变直占36.5%。
三、颈椎曲度的Borden 测量法
Borden法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是最常见的颈椎生理曲度测量方法之一。
最早于1960 年由Borden 等报道,是深度测量法的代表,具体是自C2枢椎齿突后上缘到C7椎体后下缘画一直线为A 线, 沿颈椎各椎体后缘画一连线为B 线,在A-B 线间最宽处的垂直横交线为C 线,即为颈椎生理曲线的深度,测量数值均以绝对数值表示。
Borden测量法,(12土5)mm为颈椎正常生理弧度;C为零时称为“变直”,即颈椎生理弧度变直;C为负值时称为“反弓”,Borden测量法正常C值为7 ~17 mm。此法的优点在于可最大限度避免椎体退变所造成的影响,但个体骨骼大小差异和X 线片放大率不同是影响测量数据准确性的干扰因素。正常人颈椎生理曲度值受种族、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弧顶点分布不同等因素的影,测量值有所不同。一般认为颈椎曲度弧顶点的位置应该在C4。
四、颈椎曲度是颈椎病早发现早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出现早、变化明显、易观测,是各型颈椎病早期最常见的X 线片表现,而且可以贯穿颈椎病的整个发病过程中。
颈椎生理曲度正常平均值的测量将成为重要的疗效评价指标之一。临床大致可将颈椎曲度异常分为颈曲变直、颈椎后凸、颈椎矢状面“S”形改变、颈椎前凸伴弧顶(正常者以C4为界)上移、颈椎前凸伴弧顶下移。一般颈椎前凸增大可见于正常青少年以及严重的胸椎后凸畸形的代偿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大,颈椎曲度逐渐趋向减小直至后凸畸形。从年龄层面分析,正常人体在25 岁时颈椎逐渐开始退变,骨性组织与椎间盘的退变引起椎间张力下降,松动不稳,一方面由长期不良姿势、受凉等外因作用下直接引起颈肌的生物力学失衡而出现肌肉防御性痉挛; 另一方面椎节失稳刺激周围的窦椎神经使颈部出现酸痛胀等临床症状。
此时颈椎曲度的改善与症状、体征的消失呈明显正相关,治疗应以恢复颈部肌群张力从而达到恢复颈椎曲度为重要目标。
五、颈椎生理曲度是反映颈椎平衡的重要指征
颈椎前凸过大的主要原因为代偿过大的胸椎后凸或腰椎前凸, 将头颅重心平衡在脊柱上;颈曲变小、变直和后凸的主要原因是椎间盘退行性变后髓核向后移位;总之,颈曲变化是为代偿胸、腰或骨盆曲度的异常而出现的相应变化,其治疗上也要整体调整为法,否则短期有效而时间长易反复。
有研究发现青少年型和中老年型颈曲异常的原因不一致且能反映颈椎病整个发生发展过程。青少年颈曲异常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长期姿势异常或急性损伤引起的颈部肌肉力量失衡, 破坏椎体稳定性的动力平衡, 因此主要表现为单纯性颈椎曲度异常, 可不伴有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钙化、椎间孔变形等改变, 且颈曲的改善与症状、体征的消失呈明显正相关。
颈曲异常加速颈椎退行性改变, 因此初期未纠正的单纯颈曲异常的生物力学失衡逐渐由受累椎体的骨赘形成、相应椎间隙变窄及钩椎关节增生新的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所取代, 通过椎间结构改变以达到椎体稳定性的静力平衡, 中老年颈椎病的颈曲异常仅为其表现形式之一,相应的增生钙化在X线片中常常看到。
从医学角度讲,人体在睡眠时颈曲要保持正常,在这种状态下颈部的肌肉、椎间盘、韧带等都处于自然放松状态。专业、药性的小圆忱就可以改善变直的颈椎。
小结:
对尚未存在颈椎疼痛等临床症状时, 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对防止邻近节段乃至整个颈椎的进一步退变有积极作用;对已经患颈椎间盘突出症者发现通过重建颈椎曲度可使椎管得到间接减压,是恢复椎管有效容积的一种重要手段。
↓ ↓ ↓
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圳经筋",了解更多长圆针治痛知识。欢迎转发,让有需要的朋友找到管主任,快速地恢复身体的健康,及时投入到积极的热情的工作生活中。
出诊情况:
深圳市中医院一门诊和二门诊医院公众号和健康160App提前预约;
周末急需面诊:13714294321或"深圳经筋"微信公众号留言。
如果认为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管主任预约信息及治疗须知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圳经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