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诊中就有一位40几岁的女性患者朋友,她是一家公司的部门负责,一直被头痛困扰着,整天昏昏沉沉的,用手指轻轻按压都痛,工作繁忙而且压力巨大,一提起头痛这个问题就开始接二连三地向我诉说,做了很多检查和治疗也找不出问题,还严重影响睡眠,除了吃药没有好办法。头痛别以为是小事不容忽视,更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头痛是临床诊疗时遇到的常见病,据不完全统计30岁以下和30-45岁人群的头痛发生率在70%以下,而且女性高于男性。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3亿中国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头痛困扰。头痛的病因很多,但最容易引起头痛症状要排除是否有高血压,低血糖、脑供血不足、美尼尔综合症等问题,都是很普遍的情况。在排除了这些问题后,头痛根原不在大脑,人的大脑说来也确实很奇怪,本身并没有痛觉神经,为什么好多人有头痛的症状呢?熟不知出现了头痛等症状大多数都是与颈椎病相联系的,通常还会同时感到后颈上部僵硬和酸痛,临床中处理也很棘手。那么很多时候出现头痛等症状就是颈源性头痛导致的。
认识下什么是颈源性头痛
早在1983美国医生Sjaastad年第一次报道了颈源性头痛的的病例和研究,才正式提出了颈源性头痛的概念。从此关于颈源性头痛的病例和临床研究就有不少权威医学人员经常发表,认为颈源性头痛又称为颈神经后支源性头痛,颈椎退行性变(颈椎老化)和肌肉痉挛是颈源性头痛的最直接原因。现代医学又叫它颈源性头痛。
头痛在临床疼痛诊疗时往往具有隐蔽性,发生率很高,临床症状表现特别复杂,头痛持续时间长,治疗较困难,症状表现在头部也极易被误诊为偏头痛。颈源性头痛的概念提出,也促进了我们中医对头痛研究领域的发展。
颈源性头痛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颈源性头痛按照在人体生活、工作中神经根的受到劳损的部位不同又分为神经源性疼痛(由中枢神经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引起的头痛)和肌源性疼痛。就是神经根的感觉根纤维受到刺激引起神经源性疼痛,而其腹侧运动神经根受刺激时则以肌源性疼痛。颈椎病引起上面的这些疼痛问题,现代临床医学解释不是十分明确,大致可分为:
1. 颈神经在它的感觉范围受卡压或有炎症刺激
出现了一些如:牵拉性头痛、耳鸣、眼胀以及嗅觉和味觉的变化,一般表现为鼻窦、耳部或眼部疾病。颈神经软组织出现:炎症、缺血、损伤、压迫甚至不当按摩也都会影响神经的功能,引发颈源性头痛。
2. 颈椎间盘老化、突出引起的无菌性炎症
像果冻一样的颈椎间盘发生老化、突出,椎间盘物质释放出来直接引起非菌性炎症、水肿、颈椎间盘源性神经根炎。除了直接产生根性疼痛外,软组织炎症也可产生疼痛,这是部分患者发生顽固性颈源性头痛的机制。
3. 肌肉痉挛
颈源性头痛作用于颈部肌肉组织,一方面神经根,特别是其腹侧的运动神经根(前根)受到压迫或炎症侵袭时可引起反射性颈部肌肉痉挛;另一方面,持续性肌肉慢性痉挛引起了肌肉组织缺血,代谢的产物聚集在肌肉组织周围,代谢的终未产物引起肌筋膜炎,从而产生了疼痛,并直接刺激在软组织内穿行的神经干及神经末梢产生疼痛。
低头、长期伏案工作的人,肌肉持续收缩来维持同一姿势,促使肌肉供血减少,继而发生肌痉挛,导致韧带、肌筋膜很容易发生损伤;枯燥、重复性很长时间的劳动,在身体很多部位中极易引起颈部神经肌肉的紧张,这些是年青人颈源性头痛的最常见原因。
颈源性头痛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方面
颈源性头痛患者朋友的年龄多在20~60岁,以女性多见,由于女性对待事物的敏感程度往往高于男性。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增高,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呈越来越年青化的趋势。早期临床表现多为枕部、耳后部、耳下部有不适感,之后转为闷胀或酸痛感,逐渐出现疼痛感。疼痛的部位可扩展到前额、顳部、顶部、颈部,同时伴有同侧肩背上肢疼痛。疼痛有缓解期,随着病程发展,疼痛会逐渐加重,持续性存在,缓解期缩短,发作性加重。寒冷、劳累、饮酒、情绪激动都可诱发疼痛加重。最典型症状有:
1. 头痛表现在单侧颈部、肩和上肢的非根性疼痛,双侧的情况也有,很少。
2. 后忱部也就是风池位置往上串着痛,同时脖子后脑勺感觉不舒服。颈椎有三个神经,颈一、颈二、颈三从后脑勺往头部前面走再到眼眶。这就是颈椎上颈段出现了问题刺激到了神经引起了相应的头痛。
3. 最厉害还有眼睛不舒服:眼胀、发干涩以及眼部的各种不舒服、不适的症状,更严重的是畏光。临床中就有个20岁的小患者朋友,夜晚看书、看手机,灯光都调为最暗了还是不能接受。
4. 颈椎病和日常生活、工作不良习惯有关也会诱发疼痛。
改变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由正确的生活、工作方式、积极锻炼开始。空调季尤其注意颈腰部保暖,空调和风扇不能长时间直接对着颈腰部吹冷风,易受寒导致肌肉痉挛、僵硬;长期伏案的人要保持正确坐姿,桌椅、电脑高度适宜,避免颈腰部长期处于同一种姿势;大量研究表明,要避开一些含有酪胺的食物。如:奶酪、巧克力、腌制品、啤酒等;调整合理的睡姿,枕头和床的选择很重要(参考我的枕头篇)。忱头以超过自己的双肩宽度15厘米、高度以压缩后与自己的一侧肩宽高度一致为宜。床垫不要太软,以双下肢稍屈曲位为好;可通过颈项腰背功能锻炼,增强肌肉的力量,改善颈腰椎的稳定性及抗劳损能力。建议每周进行1-2次蛙泳(是的你没看错)为宜,可以增强颈腰部肌肉的力量,改善长期不良姿势导致的颈腰椎生理曲度的异常。
颈源性头痛现代临床治疗方法有哪些
在大量的临床诊断中,颈源性头痛性质极其相似,分布和特征也相似,由颈部运动或长时间头部同一姿势引起、来自单侧颈上部,后部或枕部的外在压力引起的单侧颈部,肩和上肢的非根性疼痛,使得颈椎活动范围减少、受限。中医头痛的诊断标准:需同时符合头痛和项(颈部)痹(不通)病。出现了颈源性头痛治疗方法有哪些:
1.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发病时间短、疼痛症状较轻的患者朋友,可采取休息、头颈部针灸、按摩、牵引、理疗同时配合口服药。针灸实际上是治疗慢性疼痛的传统医学疗法,中医理论上讲不通则痛,通过针炙可以起到疏筋通络的作用。但按摩要慎重,要选择经过专业医学训练的按摩师来治疗,可以让紧张僵硬的肌肉得到一定的放松,改善部分肌肉缺血、缺氧的作用,从而减轻疼痛。
2.药物注射
在颈二神经根的部位把一些微量药物注射到此部位,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起到消炎、减轻水肿的作用,从而放松肌肉,有效缓解疼痛。但是这项技术定位要非常精准。
3.中医经筋理论指导的下“长圆针疗法”
“长圆针疗法”是在中医传统经筋理论指导下,运用仿古长圆针采用解结针法,以治疗顽固性疼痛及相关筋性内脏疾病的疗法。颈源性头痛多以治疗头颈部肌肉群的结筋病灶点为主。“长圆针疗法”可快速消除顽固疼痛,避免本病长期服药带来的不良反应。该方法不仅具有中医理论的创新,同时具有西医解剖学、病理学与生物力学理论上的明晰解释。本方法定位明确,手法操作简便安全,临床疗效显著,且与手术疗法、药物疗法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头痛是生活及临床中最常见的症状,剧烈的头痛往往让人坐立不安,痛苦不堪,不容忽视。大部分头痛都不需要手术治疗,通过积极的预防、保守治疗、注射治疗、经筋理论指导下的“长圆针疗法”在专业医生帮助下治疗就没有问题。医者的初心尽早恢复病人健康!患者初心好医生会用最好的最适合的治疗为你解除病痛!医患关系和谐,医学世界大同!
出诊情况:
深圳市中医院一门诊和二门诊医院公众号和健康160App提前预约;
周末急需面诊:13714294321或"深圳经筋"微信公众号留言。
如果认为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管主任预约信息及治疗须知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圳经筋。
(引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