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张元豫医生 发布于2019-05-19 07:11 阅读量7544

本文转载自马晓生

“腰椎间盘突出”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腰椎间盘突出”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腰椎间盘突出”已经成为一个公众熟悉的名词。现在,无论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还是年纪轻轻的人群,很多都怀疑自己有“腰椎间盘突出”,并且忧心忡忡。那么,到底什么才算“腰椎间盘突出”?它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椎间盘突出到底指什么

椎间盘是椎体与椎体之间强有力的连接结构,能够维持脊柱高度,使它产生一定活动度;还能吸收震荡,承受躯体重力,将施加于脊柱的力量吸收并重新分布,就像弹性垫一样。

椎间盘由外周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所构成。一般来说,人们所说的椎间盘突出,指的是髓核移位超过正常椎间盘边界范围。

正常情况下,髓核受到周围坚强的纤维环约束而无法自由移动,当椎间盘常受挤压、扭转等动作的作用时,随着轻微损伤的积累,纤维环和髓核逐渐发生退变,在此基础上突然受到较大外力的作用,或者反复劳损,就会发生纤维环破坏,髓核外突,从而造成影像学中的腰椎间盘突出。





为什么会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 57%-70% 与外伤有关。除此之外较常见的因素有:

腰部过度负荷,多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举重运动者,如煤矿工人。

腹内压力突然增加,如剧烈咳嗽、打喷嚏、屏气、便秘等。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长期姿势不当。

过度肥胖,使腰椎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

“突出”和“突出症”不是一回事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影像学上的病理改变,并不是一种疾病。长期的随访研究发现,存在椎间盘突出与后续是否出现腰痛以及腰痛的持续时间并没有相关性。多项研究表明,19.6%~36.3% 的腰椎间盘突出者是无症状的。所以单纯影像学显示的椎间盘突出,在不伴有症状的时候,并不需要十分关注,更不用紧张。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或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腿痛比腰痛更严重,主要局限于坐骨神经支配区(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打喷嚏、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疼痛多为一侧性、持续性,一般呈刺痛或电击样剧痛,常伴有麻木。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会阴及肛周感觉异常,并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提示正后方椎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需及时就诊。

“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可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不是就很严重了呢?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保守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功能改善,避免手术风险。80% 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治愈或者使症状长期缓解。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

卧床休息。急性期症状重的病人需要卧床休息、佩戴腰围,而且要求睡较硬的床垫休息。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腰。这些药物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而且可以放松肌肉,减轻局部炎症,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物理疗法。三点支撑法、五点支撑法及小燕飞等腰背肌锻炼可以有效增强脊柱的稳定性,促进痊愈,预防复发。







对保守治疗1个月以上无效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者,可施行手术治疗。手术疗法能改变突出物与受压神经根的关系,纠正腰椎错位和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有利于病变的恢复。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