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来时“静悄悄”,我们应该如何防治?

罗以医生 发布于2022-12-29 14:50 阅读量478

本文由罗以原创

都知道

肝癌十分凶险

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之高

常常让人闻之色变

它之所以如此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

肝癌的进展常常是悄无声息的

当人们一旦在医院确诊肝癌时

经常就已经发展至是中晚期阶段


图片发自160医护App


一、为什么肝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一方面,肝癌的恶性程度比较高,相比其他肿瘤肝癌更容易出现转移;另一方面:早期肝癌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因为长在肝脏里面的肿瘤是不会有很明显疼痛的,当肿瘤继续长大,肿瘤突出肝包膜时候,出现疼痛的症状时候,肿瘤一般都长到比较大了有些七八公分或者十来公分了,巨块肝癌很容易出现侵犯血管或者转移。

二、肝癌如何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乙肝

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主要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肝)为主,约占86%。

2.饮酒

这是有明确证据的肝脏损伤因素,是可以作为肝硬化、肝癌单独病因而致人死亡的。现有数据证实男性每天摄入40克酒精(女性减半),5年后就有酒精性肝病风险。而如果不干预的话,酒精性肝病的最终结局就是肝硬化、肝癌。

3.肥胖

脂肪肝已经成为现在中国最常见的肝病,城市发病率高达20-30%,已经把乙肝甩开几条街了。

4.曲霉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剧毒的致肝癌物质,其中黄曲霉毒素B1可引起细胞错误地修复DNA,导致严重的DNA诱变。

如何早发现、早诊断?

常规筛查可采用常规腹部彩超,增强CT/磁共振,抽血指标(如肝癌的标志物,血清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等抽血指标筛查。

三、哪些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如何筛查?

1、 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

2、 过度饮酒

3、 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

4、 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5、 肝硬化患者

6、 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

如有慢性肝病(如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应该加强筛查:采用肝增强CT及磁共振检查。尤其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我国肝癌的主要病因,是筛查的重点监测人群、高危人群,3-6个月要加强筛查一次。



四、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很多,比如:手术切除、消融治疗(微波消融、射频消融、冷冻消融、无水酒精消融)、介入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放疗、中药治疗、肝移植等。

外科手术切除:

外科手术切除仍是肝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和唯一能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乃至治愈的手段。做手术出血少,也更符合肿瘤学的规范,手术之后恢复快,根治效果也更好。

消融治疗:

消融治疗是借助医学影像技术(B超、CT)的引导对肿瘤定位,采用物理(热消融、冷冻消融)或化学的方法直接杀灭肿瘤。消融治疗具有对肝功能影响少、创伤小、疗效确切的特点,使一些不适合手术切除的早期肝癌病人亦可获得根治机会。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也是当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分为肝动脉栓塞化疗和肝动脉灌注化疗。

转化治疗:

转化治疗的手段包括介入治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两个或三个方法一起联合。

靶向药物,就是具靶点特异性的抗肿瘤药物,就像“生物导弹”,进入体内后瞄准攻击特定靶点(或通路),只打击肿瘤细胞,从而阻遏肿瘤生长与转移。

免疫治疗(就是人们常说的PD1或PDL1)是近年新兴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通过激活肝脏的免疫防御功能,再次激活自己的免疫细胞,让肿瘤细胞“无处可逃”。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