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简介:黄智勇,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在周围血管疾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可行胸腹主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术、人工血管置换术;动脉瘤及动脉闭塞病(内脏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的开放手术及微创介入治疗,动脉置管溶栓、取栓治疗,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外科手术微创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取出,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微创治疗,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瘘的建立及使用维护。
近期,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连续出现三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突然发生胸痛、腹痛,或黑便,在医院检查后,发现他们居然患了动脉夹层和动脉瘤!有人会觉得很奇怪,我们都知道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身上发病率比较高,这三个这么年轻的人,怎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甚至危害生命的血管疾病呢?其实这三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并且未经过正规降压治疗,血压不稳定。经过系统的降压治疗后,他们的症状都有了好转。那么,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控制血压那么重要?
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病。据统计,目前全球高血压的患者已经超过10亿人,而我国的高血压人群也已有3亿左右,每年新增高血压的病例达1000万。目前,高血压有明显年轻化的趋势。由于这种疾病的常见性,很多人即使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也不放在心上,不能遵医嘱按时按量地吃药,导致血压控制不佳。事实上,虽然是常见病,但高血压的危害可不能小觑。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有效的控制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高血压。
我们常说的高血压是指原发性的高血压,即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高血压指南诊断标准是在静息状态下,非同日三次收缩压均大于140和/或舒张压大于90mmHg。
为什么说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依据。
首先是分子生物学机制。当正常血压时,血流是平稳的。血压增高后,血流就会冲击血管,血压越高对血管压力越大。当血流对血管压力过大时,就可以导致血管变形,长期作用甚至可以损伤血管内膜,使血管内壁发生瘢痕增生,血管壁增厚。同时,血管壁损伤后,血液中的有形成分(脂肪、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堆积在粗糙的受损组织表面。这样不仅可以使管腔狭窄,最终使血管堵塞,还可能导致血管在血流的冲击下发生破裂出血。这也是我们经常听说的 “心梗”和“中风”的发生机制之一。
然后是流行病学调查依据。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收缩压每升高10mmHg,亚洲人群的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
既然控制血压这么重要,高血压患者怎么做才能有效控制血压呢?
最新的高血压指南中提到,高血压治疗总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高血压人群必须降压:立即降压,长期降压,将血压保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可以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尽可能的平稳降压:保持血压平稳,控制晨峰血压。
联合用药:使用两种机制不同的血压进行联合用药,也可以使用复方制剂。
个体化用药:每个患者的体质不同,发病机制也不太一样,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最终的目的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
除了要注意服药问题以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
规律自测血压:若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可以随时测量,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科学运动:对于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的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但对于血压水平控制良好的患者应适当运动,但应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
限制盐的摄入:每人每天摄入的盐不应超过5g。
保持心情平稳:不要参加易引起精神高度兴奋的活动。
戒烟:烟中的尼古丁可导致血管痉挛。
血压正常的人需要提防高血压吗?应该怎么做?
需要。人的血压一般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的,现在血压正常并不代表就不会得高血压。每个人都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不吸烟;
坚持适量体力活动;
合理膳食,适当限制钠盐及脂肪摄入,增加蔬菜与水果摄入;
节制饮酒;
保持正常体重;保持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