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腹主动脉瘤怎么办?微创隔绝手术效果好!

黄智勇医生 发布于2021-02-02 22:40 阅读量6804

本文由黄智勇原创

专家简介:黄智勇,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在周围血管疾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可行胸腹主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术、人工血管置换术;动脉瘤及动脉闭塞病(内脏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的开放手术及微创介入治疗,动脉置管溶栓、取栓治疗,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外科手术微创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取出,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微创治疗,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瘘的建立及使用维护。

腹主动脉瘤被称为“不定时炸弹”,最大的危害是膨大到一定程度会突发破裂大出血而致人猝死。传统开放手术行人工血管置换,手术创伤很大。目前腔内微创技术——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应用越来越广,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赵老伯73岁,两周前出现进食后腹部胀痛,前往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就诊,彩超提示脐上腹主动脉左前方囊性包块,CTA确诊腹主动脉瘤,瘤腔最大直径73×60mm。

赵老伯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指征明确,但他有着十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术前检查显示患者存在严重的肺通气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这意味着手术风险很大。





血管外科黄智勇主任与团队讨论后,决定行微创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并制定了详细手术方案。经过充分术前准备,黄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稳健的技术功底,不到1小时便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造影复查,造影剂无外溢、无内漏,腹腔分支动脉及髂动脉显影良好,血流正常,手术非常成功。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恢复正常饮食,近日已痊愈出院。

拓展阅读

1、什么是腹主动脉瘤?

随着年龄增长,因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理改变,腹主动脉管壁像气球一样不断向四周鼓起成球状,当腹主动脉的直径扩张至正常直径的1.5倍时,就称之为腹主动脉瘤。直径大于55mm的腹主动脉瘤破裂风险高、危害大,必须及时处理。

腹主动脉瘤是腹主动脉的瘤样扩张,并非良性或恶性肿瘤。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目前主流手术已经从常规开放手术发展成为腔内隔绝术,也就是常说的“介入微创”手术。





2、什么是腔内隔绝术?

腔内隔绝术,顾名思义就是在扩张段的动脉瘤腔内置入覆膜支架,将瘤腔隔绝,使得主动脉内的血流经支架内流出,对瘤体不再影响,从而避免瘤体破裂,达到治愈的目的。

通过在腹股沟处股动脉穿刺,运用导丝导管技术将封装压闭的支架-人造血管移植物输送到瘤体位置,然后进行释放铆定,血流将通过人工血管走行,瘤体就慢慢缩小甚至疤痕化。腔内微创隔绝术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最后,专家提醒,腹主动脉瘤主要发生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的老年人,起病隐匿,小瘤子时一般无感觉。但腹主动脉瘤形成后会逐渐增大,最后破裂出血,危机生命。天气寒冷、人体疲劳、剧烈运动的时候,会让主动脉内压力升高,瘤体随时有破裂危险。

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罗湖医院)血管外科简介

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罗湖医院)血管外科正式组建于2015年,为深圳市罗湖区重点学科,是目前深圳市内血管领域开展早、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血管外科。科室现有医师6人,硕士4人,本科2人,均具有三甲医院血管外科工作经历,科室梯队合理,血管疾病诊治经验丰富,护理团队具有北京著名三甲医院学习及工作经历,临床护理经验丰富。

目前开展的工作:胸腹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支架植入术,布加综合症的根治术及腔内治疗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术、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斑块旋切术,糖尿病足腔内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各类复合微创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规范抗凝治疗、导管溶栓术、血栓抽吸术,大面积肺栓塞导管溶栓术,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腔内治疗,血管瘤切除术、硬化剂治疗术,动静脉瘘的建立与维护,肿瘤侵犯大血管及各种血管损伤的处理以及肿瘤的介入栓塞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