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栓塞情势急,动脉置管溶栓创奇迹!

黄智勇医生 发布于2021-01-21 19:47 阅读量6793

本文由黄智勇原创

文章转载自:血管外科黄智勇

专家简介:黄智勇,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在周围血管疾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可行胸腹主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术、人工血管置换术;动脉瘤及动脉闭塞病(内脏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的开放手术及微创介入治疗,动脉置管溶栓、取栓治疗,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外科手术微创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取出,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微创治疗,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瘘的建立及使用维护。

病例介绍

岳阿姨今年75岁,有房颤病史多年。两周前右下肢麻木疼痛,近日症状加重,无法行走,前往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就医。

入院检查,患者右下肢皮温较健侧明显降低、发凉,苍白无力,痛感明显。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未触及搏动。CTA检查显示腘动脉栓塞,诊断为:下肢动脉栓塞并血栓形成。

为恢复下肢动脉供血,降低因急性缺血导致肢体坏死甚至截肢风险,血管外科黄智勇主任决定行“右下肢动脉造影+溶栓导管置入术”,术后经溶栓导管持续泵入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术后第2天,岳阿姨皮温回暖,下肢疼痛感明显缓解,可下地行走。动脉造影复查灌注良好,未见充盈缺损影,溶栓疗效显著。为患者避免了手术切开所带来的创伤,保全了下肢。

据黄智勇主任介绍,下肢动脉栓塞并血栓形成是下肢急性缺血的主要病因。动脉管腔血流中断导致远端组织急性缺血,若治疗不及时,致残率极高。防止血栓进一步蔓延发展、尽快恢复远端组织血供是治疗的关键。

下肢动脉血栓处理方法有手术取栓和抗凝溶栓两种,对于无重度组织坏死风险,无溶栓禁忌症的患者,导管溶栓已成为治疗动脉血栓首选方式。

术中DSA引导下可直观的在动脉血栓中将溶栓导管置入,持续注入溶栓药物,缓慢恢复血流,降低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风险,极大地增加患肢通畅率和保肢率。

导管溶栓治疗创伤小,对动脉内膜损伤小,继发血栓几率低,不增加循环负担,患者耐受好,降低出血风险,深受患者和医生欢迎。

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罗湖医院)血管外科简介

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罗湖医院)血管外科正式组建于2015年,为深圳市罗湖区重点学科,是目前深圳市内血管领域开展早、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血管外科。科室现有医师6人,硕士4人,本科2人,均具有三甲医院血管外科工作经历,科室梯队合理,血管疾病诊治经验丰富,护理团队具有北京著名三甲医院学习及工作经历,临床护理经验丰富。

目前开展的工作:胸腹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支架植入术,布加综合症的根治术及腔内治疗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术、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斑块旋切术,糖尿病足腔内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各类复合微创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规范抗凝治疗、导管溶栓术、血栓抽吸术,大面积肺栓塞导管溶栓术,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腔内治疗,血管瘤切除术、硬化剂治疗术,动静脉瘘的建立与维护,肿瘤侵犯大血管及各种血管损伤的处理以及肿瘤的介入栓塞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