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义: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风湿病,主要侵犯脊柱、骶髂关节(连接脊柱和骨盆的关节),也可累及髋关节、肩关节等外周关节。严重时可能导致脊柱强直、驼背畸形乃至影响心肺功能。
高发人群:20-30岁青年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3:1。
特点:病程长、反复发作,以腰背痛及晨起僵硬感为主要表现。
病因与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
HLA-B27基因阳性是重要风险因素(约90%患者携带),但并非所有携带者都会发病。
家族聚集性明显。
环境因素:
肠道或泌尿系统感染可能诱发免疫异常。
免疫异常:
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脊柱、关节等组织,引发慢性炎症。
典型症状
早期表现:
下腰背痛:夜间或久坐后加重,活动后缓解(与机械性腰痛相反)。
晨僵:早晨起床时脊柱僵硬,持续30分钟以上。
臀部交替性疼痛(骶髂关节炎)。
中晚期表现:
脊柱活动受限(无法弯腰、后仰),逐渐出现驼背畸形。
胸廓活动度下降,影响呼吸。
关节外症状:
眼部:虹膜炎、葡萄膜炎(约1/3患者出现)。
肠道: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
心血管: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传导阻滞。
诊断方法
临床检查:
“4字试验”:检查骶髂关节是否疼痛。
脊柱活动度测量(如Schober试验)。
影像学:
X线/MRI:显示骶髂关节炎、脊柱竹节样改变(椎体间骨桥形成)。
实验室检查:
HLA-B27基因检测(辅助诊断,非确诊依据)。
炎症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可能升高。
治疗策略
非药物治疗:
规律锻炼:游泳、瑜伽等维持脊柱和关节活动度的运动至关重要。
物理治疗:热敷、理疗缓解僵硬。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塞来昔布,缓解疼痛和炎症。
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或IL-17抑制剂,控制病情进展。
柳氮磺吡啶:用于外周关节炎。
手术治疗:严重脊柱畸形者需行截骨矫形术,髋关节强直者可置换人工关节。
典型案例:
刘某,男,47岁,常年腰痛伴腰部僵硬感多年,因工作忙碌对病情未予重视,门诊就诊主诉腰部疼痛行走活动受限,尤其弯腰活动明显受限,晨起明显。
查体:腰椎僵硬,腰椎广泛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双侧4字试验(+)。
辅助检查:CT检查提示双侧骶髂关节虫蚀样改变,HLAB-27抗体阳性。
治疗经过:脊柱团队针对病例特点给予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配合生物制剂——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皮下注射治疗后病情显著改善。
总结
强直性脊柱炎是“不死的癌症”,但通过早期诊断、长期规范治疗和坚持锻炼,患者完全可以延缓病情发展,保持生活质量。若有持续腰背痛伴晨僵,务必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或骨科!
若有更多疑问或症状相似,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