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痛症又称脚跟痛、跟骨骨刺、跟骨骨质增生。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此病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久立或行走工作者多发,常由长期、慢性轻伤引起。
1.中医病因病机
1)肝肾阴虚,痰湿、血热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2)慢性劳损:因年老或体衰,加之久立、久行,局部劳损严重而发病。
2.西医病因病机
1)骨质增生: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峭。
2)局部炎症;跟骨后滑囊炎、跟骨骨突炎、距骨下关节炎等均可导致足跟痛。
3)其他:陈旧性跟骨骨折或少见的跟骨肿瘤、结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但是由肿瘤、结核导致的足跟痛不在小针刀技术适用范围。
3.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足跟或脚底部酸胀或针刺样痛,步履困难。
4.小针刀治疗跟痛症方法
针刀定点:阿是穴(一般位于足跟内侧缘,压痛最明显处)。
操作规程:嘱患者仰卧,患足平稳放置,找出最明显的压痛点,常规消毒,使刀口线和纵轴垂直,针体和足跟呈60°斜角刺入,直达骨刺尖部,然后做横行切开剥离、铲削剥离3~4次后出针。
操作间隔:通常1~2次可痊愈,若未痊愈须隔5~7天后再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