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接诊一例髋关节疼痛的10岁儿童,在多家医院均诊断为“髋关节滑膜炎”,经治疗却都疗效不佳。后来我院就诊后行核磁共振MRI检查及血清学HLA-B27检查后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髋关节病变。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强直性脊柱炎(AS)和髋关节病变之间的关系吧。
1.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病因复杂,发病隐匿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3%。90%的患者首发年龄为15-40岁,平均为25.6岁,好发青壮年。 AS主要累及中轴关节,外周关节中尤其下肢大关节亦常受累,其中以髋关节受累居首位,临床表现主要为髋关节主动或被动活动疼痛,步态异常,甚至行走困难,约有三分之一可因髋关节受累而致残。
2.AS的病理变化
AS的髋关节病变病理特征是滑膜炎,当炎性渗出形成关节积液超过6ml时即出现症状,这也可能是导致关节疼痛的最早原因。处于活动期的炎性滑膜和新生血管翳导致早期软骨和后期骨质的破坏,以及关节腔积液。随着滑膜翳形成,骨和软骨的吸收破坏,可致关节间隙变窄,加重关节症状,甚至致残。
3.影像照片AS髋关节病变的表现?
AS髋关节病变基本影像表现是髋臼及股骨头囊性变,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关节面硬化,关节周围骨质疏松,晚期出现髋关节骨性强直。骨盆平片是目前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最常用的检查,可了解髋关节受累情况,因而在临床上应用最广。但由于X线平片的分辨率较低,在没有软骨和软骨下骨破坏时,常规X线摄片和CT扫描常常不能发现,部分甚至没有症状而漏诊。 MRI可以显示X线、CT所不能发现的这种滑膜炎症以及关节旁水肿、渗出、脂肪聚积等改变,能够在骶髂关节形态学变化出现之前做出诊断。 MRI能较早发现关节腔积液、骨髓水肿。
4.早期诊断的意义
早期AS髋关节病变的患者常被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股骨头坏死、椎间盘脱出、坐骨神经痛等。文献报道误诊率达65-76% ,甚至初发时即被确诊者不过6.3% ,发病至确诊平均4.6-10.5年。而发病年龄越轻,髋关节受累发生率越高,且预后越差,即发病越早,致残率越高。随着发病年龄增加,髋关节受累发生率下降,严重性也随之减低。因此AS髋关节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