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 tudinal ligament of the cervical spine)的英文缩写,是指因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骨化,从而压迫颈脊髓和神经根,产生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及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疾患。
OPLL流行病学: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生率地区不同差异甚大。日本公共卫生部的一个专门机构,除对本国以外,曾先后对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菲律宾、朝鲜、美国、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调查,显示:在日本,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生率约为1.5%-2.0%;东亚各国各地区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病率与日本的发病率相似;而在中国,其发生率仅在0.6%左右,不及日本人的一半;白种人发病率更低,仅0.16%。
OPLL临床表现:
颈椎OPLL症状可有颈痛,四肢麻木、无力、痉挛步态、行走困难、不稳,有踩棉感,胸腹部束带感丑括约肌功能障碍,也可引起头晕、心慌等变感神经刺激症状。体检可发现上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下肢呈上运动抻经元损害表现,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浅深感觉减弱或消失。
OPLL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常规拍脊椎侧位X线平片。常规颈椎X线平片诊断颈椎OPLL的检出率较低,下颈椎由于肩部阴影重叠,阳性率更低。不成熟的OPLL,X线平片显示不清,容易漏诊。
CT检查:CT扫描能从横切面上显示OPLL的形态、太小、椎管形态及椎管狭窄的程度。早期诊断OPLL准确率高,为首选检查。
MRI检查:MRI OPLL在MRI图像上为低信号区.而不像CT可直接观察到骨化灶的高密度影。T2加权如果显示脊髓信号增强则提示损害.因此MRI能够清晰显示OPLL压迫损害脊髓的形态和程度,与CT的侧重点不同。
OPLL的治疗:
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疗法适用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引起明显的脊髓压迫症状者。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下列几种。
1.前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块摘除术如骨化决与硬脊膜粘连,切除骨化块将十分困难,手术操作对硬脊膜的刺激,有可能使脊髓压迫症状加重,手术时一定谨慎、轻柔,术中行椎体间植骨融合。
2.前路颈椎间盘及后骨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适用于脊髓压迫症状单纯由非骨化区的颈椎病所致,而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尚未引起脊髓压迫时。
3.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对广泛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者、颈椎退变性椎管狭窄者、各节段颈椎后骨赘者,均可采用椎板切除减压术,减压彻底,近期疗效好,但数月后软组织瘢痕形成并发生挛缩,部分患者可形成瘢痕性椎管狭窄而重新压迫脊髓,故远期疗效不够理想 。
4.椎管扩大成形术可采用单开门式或双开门式椎管成形术,既可达到扩大椎管的目的,也可防止大量瘢痕组织进入扩大后的椎管重新压迫脊髓,手术操作也比椎板切除术容易。
5.颈前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块飘浮手术 由于后纵韧带骨化块可与硬脊膜粘连,或硬膜本身也发生骨化,手术切除骨化块十分困难,此时只将骨化块与周围组织松解、游离,使其变为漂浮状并向前移位而不勉强切除,以防加重脊髓损害而又能达到减压的目的,同时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后纵韧带骨化块漂浮手术难度较大,仅在骨化块局限而其矢状径较大时采用。
温馨提醒:更多专业的手术方法和问题,请咨询脊柱专科医生!
罗湖区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脊柱骨科团队介绍
脊柱骨科目前共有床位53张,医护人员20名,其中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博士1名,硕士8名。陈晓东主任从事骨科20余年,师从著名骨肿瘤专家林建华教授,曾在上海长征医院、德国圣安娜医院进修学习脊柱外科,在他的带领下,脊柱外科以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作为研究方向,配置了Wolf、Storz、Spinendos等世界最先进的脊柱内镜系统,每年完成微创手术数百例。
脊柱骨科最大的特色是脊柱疾患的微创治疗,其中脊柱内镜微创技术涵盖的范围、难度及手术量在深圳市名列前茅、在广东省也有一定影响。我科目前已经运用脊柱内镜治疗:颈椎病、椎间盘源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柱转移瘤的神经压迫、腰椎结核、胸椎黄韧带骨化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科基本都是常规的7毫米小洞解决大问题。我科同时还开展的微创技术包括:颈椎前后路手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微创治疗,经皮椎弓根螺钉组合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等。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各种脊柱畸形的矫形手术;脊柱肿瘤(椎体原发肿瘤和转移瘤),四肢骨肿瘤也开展的比较多。用最小的创伤、最先进的技术,切实的为广大脊柱疾患病服务。
医院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仙桐路16号
地铁信息:深圳地铁2号线莲塘站A出口,上坡左转约600米处
公交信息:M468 M207公交车至“罗湖区中医院”站下
导航信息:上海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