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间盘的组成包括髓核、纤维环以及上下软骨终板。腰椎负重和扭动等活动会增加髓核的压力,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是由于椎间盘内容物由相对薄弱的后外侧纤维环产生的裂缝突出至腰椎管内腰骶神经根附近引起。典型的症状是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对患者的生活起居有严重影响。
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阶梯式治疗方案,是最佳的治疗选择!请看下图:
初级阶段——保守治疗
一般来讲,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达到缓解的目的,而保守治疗包括
• 理疗和体疗(中药熏蒸、离子导入、小针刀、针灸推拿)
• 卧床休息
• 牵引
• 围腰制动
• 药物治疗( 非甾体药物与肌松剂)
第二阶段——介入治疗
主要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后复发患者。常见的介入治疗方式包括椎间盘射频消融及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
射频消融术:是通过特定穿刺导针精确输出超高频电波,使局部组织产生局部高温,起到热凝固或使髓核消融萎缩作用,从而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技术。主要用于椎间盘源性疼痛,膨隆性和包容性椎间盘突出,对于较大突出、髓核脱出、游离则无效。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影像学透视下选择性地对病变神经根进行阻滞的方法,具有治疗及诊断双重作用。适用于神经根性疼痛的病例。
第三阶段——微创手术治疗
目前发展最快及应用最广的是脊柱椎间孔技术。椎间孔镜技术是将一个配备有灯光、成像及工作通道的孔镜系统经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经椎间孔放置于突出的椎间盘部位,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突出的髓核、受压的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抓钳经孔径的工作通道摘除突出髓核组织、绞除部分增生的上关节突骨质、切除部分增厚的黄韧带,扩大狭窄的神经根管,从而直接解除神经根的压迫。
第四阶段——常规的手术方法
即开放手术。随着脊椎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常规手术的创伤也越来越小,一般手术切口只有3.5cm左右。常规手术由于是在直视下进行,所以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摘除彻底干净,国外常常在显微镜下操作,更大大的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缺点是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会有一定的慢性腰痛及复发,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这种手术方式可以作为首选。
腰椎融合术:适用于腰椎滑脱的病人,年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体力劳动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体重偏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对于一些年龄偏大,身体条件不是很好,手术耐受力差的患者不太适合。手术优点是间盘切除比较彻底,几乎不会复发,缺点是费用高,手术难度大,需要有一定经验的医生来操作,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总结:
目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采取阶梯治疗,保守,效果不佳考虑介入,介入不佳进一步选择微创手术,最后可行开放及融合手术。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这需要患者和医师充分沟通理解才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