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会不会很担心我会绑架大家母乳喂养?这个大家放心,绝对不会。我们支持宝妈的所有决定。喂或者不喂,喂多久,怎么喂,您和宝宝决定。我们负责支持你们的决定。
有很多宝妈们都是纯母乳喂养的,也有部分宝妈呢是混合喂养的,当然,可能还有一些宝妈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母乳喂养。无论大家如何选择,我们都会支持宝妈的选择。
我们今天来聊母乳喂养,也是为了给大家多一些资讯,让大家对母乳多些了解。了解之后再做决定,不要被世间很多纷纷扰扰的声音干扰,随心而动就好。
好我们现在进入正题。
前两天还有宝妈问我,母乳喂养可以喂到什么时候?半岁之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么?
WHO对于母乳喂养的建议是:建议纯母乳喂养6个月,接着以持续母乳喂养并添加适当的补充食品的方式进行喂养,直至2岁或更长。
这是官方的说法。
那民间呢,我有个朋友的奶奶是这么说的,人吃人奶,牛吃牛奶,妈妈neinei肯定好啊,牛吃的是草,人吃的是饭。
这是民间流传的真理,话糙理不糙。为什么说人吃人奶,牛吃牛奶呢。这是因为人奶的物种特异性。
我们的母乳能自称打败天下无敌手,就是全世界最好的东西么?
不是。但人乳绝对是最适合我们人类的。而就我们自己而言,我们亲生母亲分泌的乳汁,是最适合我们自己的。
给大家一张表
这幅图来自于07年10月发表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上的一篇文章。不同物种的乳汁成分。
关于这个成分,母乳的成分百分比并不是恒定的,他是不停变化的。这仅仅是一个参考值。我们来看看这些参考值,在这张表里,我把每个指标的冠亚军拿下划线标出来了,母乳除了乳糖这一小项有些优势之外,几乎榜上无名啊。跟兔子和驯鹿的乳汁一比,学渣碰到学霸啊。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人类的乳汁,乳糖含量几乎是所有哺乳动物里最高的,尤其是我们俗称的前奶里的乳糖,乳糖,在乳汁里做什么呢?
如果我只是简单介绍供应能量,大家是不是觉得,切,不过如此。如果我说为大脑发育供应能量,是不是听起来高级很多?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成,用来长脑子。
而为什么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不如其他动物高呢?
很多哺乳动物生下来就要会站稳或者会走,不然是很容易弱肉强食被干掉的,所以动物妈妈的乳汁,主要要给动物宝宝们长肌肉,长脂肪,让他们尽快强壮起来,所以牛宝宝出生后47天左右,麋鹿宝宝出生一个月左右,老鼠宝宝出生6天左右,体重就比出生时的体重多了一倍。
那我们人类呢?
人类从出生到体重翻倍,大概需要90天到180天。而我们大脑的容量在飞速发育。一岁时大脑的容量就是出生时的两倍了。这是咱们作为食物链顶端的优势,宝宝一出生不用担心被吃掉,不用自己练习走路跑步这些生存技能。只用嘟着可爱的小脸,吃了睡睡了吃,尿了有人换尿不湿,饿了有人喂奶,唯一的技能就是哭和哄爸爸妈妈开心。到快一岁的时候慢慢再学着站起来学着走两步就好。
其他哺乳动物需要生存,我们人类只用长长脑子好好生活就好。这就是物种的特异性决定了乳汁的特异性。我们人类乳汁中乳糖含量高,而蛋白质脂肪含量不高。因为我们要靠乳糖提供能量长脑子,不需要那么多蛋白质来长肌肉。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张表中,有个乳清蛋白的东西。乳清蛋白虽然总量不是最高,但只有人乳,乳清蛋白比络蛋白含量高,并且还高不少,乳清蛋白比络蛋白更容易被咱们人体消化吸收。母乳中的乳清蛋白主要是α-乳清蛋白,相对于牛乳中的β-乳清蛋白不易引起乳蛋白过敏和肠绞痛。
人类乳汁放在一堆哺乳动物中一比,各项成绩都不优秀,甚至连平庸都达不到,但是,母乳最适合我们人类的生长发育需要的。
人类母乳跟其他哺乳动物的母乳非常不同,我们人乳本身也存在着有诸多的不同。我们压根不能用公式来套不同月龄,不同时间段,不同宝妈,不同情况下的母乳的改变。
变换莫测的母乳
一、初乳跟成熟乳有区别,初乳相对于成熟乳来说,蛋白质含量更高,乳清蛋白的比例达到90%,并且还有很多消化酶,都是为了服务于我们刚出生消化功能不好的宝宝,还有很多抗体,帮助宝宝形成最初的免疫功能。
而都是成熟乳,刚出月子的宝妈和六个月准备加辅食的宝妈,乳汁成分也不同。
第1天,平均37.1ml(范围7~122.5ml);胃容量7ml(2ml/kg)(初乳)
第2天,平均408ml(范围98.3~775ml);胃容量27ml(8ml/kg)
第5天,平均705ml(范围425.5~876ml);胃容量57ml(17ml/kg)(过渡乳)
因为宝宝刚出生时胃容量只有7ml,容量小加上母乳好消化吸收,所以宝宝不停的吸吮不代表妈妈没奶。
很多宝爸宝妈,在宝宝出生之后担心宝宝吃不饱,一次给30的奶粉。但宝宝胃只有7ml。宝宝一下吃30,肚子会胀的很不舒服。
二、前奶后奶也是不一样的,前奶水分含量更多,乳糖含量更多,而后奶,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更多。哪个更好呢?后奶一定比前奶好么?前奶解渴,后奶顶饱。前奶长脑子,后奶长身体。大家觉得哪个更好?都好,一个都不能少!
每次哺乳刚开始时,乳汁量大,脂肪含量低,称为前奶。随着哺乳的进行,乳汁量慢慢减少,脂肪含量逐渐升高高,称为后奶。
乳汁中的脂肪含量取决于乳房的排空程度。在一次哺乳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乳汁中的脂肪含量是逐渐增加的。乳房中乳汁越少,脂肪含量也越高。
所以我们建议母乳的时候先把一侧乳房吃的软软的,再去吃另外一侧。这样的话,前来后奶都摄入了营养就跟均衡。当然,这个前奶和后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三、早产儿和足月儿母亲的乳汁也大有不同的。早产儿妈妈的乳汁中蛋白质含量更高,免疫成分和矿物质含量也更高。
四、分娩男宝宝和女宝宝之后,妈妈的乳汁也有区别。男宝宝妈妈的乳汁,能量更高一些,所以大家可以发现男宝宝可能普遍比女宝宝高一点胖一点。宝宝的基因起决定作用,乳汁的成分不同也有些影响。
五、白天和夜间的乳汁,成分也有变化
白天的乳汁:皮质醇(压力激素,使人警醒)水平较高,有助于促进活动的氨基酸更高,铁元素含量在正午时分更高,免疫的成分(主要的抗体和白细胞)也在白天含量较高。镁锌钾钠等微量元素在早上最高。
夜晚的乳汁:褪黑素(有助于促进睡眠和消化)晚间升高,在子夜达到巅峰,用于促进健康睡眠的DNA合成原材料水平较高。维生素E分泌的峰值也在夜间。
目前科学家尚不清楚这种母乳成分昼夜节律对婴儿的健康有何意义。
六、宝妈生病和宝宝生病的时候,乳汁成分也会变化
妈妈生病的时候,乳汁中的抗体含量会升高,乳汁颜色会比普通乳汁更黄一些。而在宝宝生病的时候,妈妈乳汁中的抗体也会神奇的升高。
所以我们在感冒的时候,乳腺炎的时候,重要的是要给宝宝喂奶,而不是将自己隔离,如果感冒,那我们戴口罩接触宝宝就好。
2015年2月,美国facebook上一位叫做Mallory的妈妈火了一把,因为她晒出了她的宝宝感冒前和感冒中自己挤出来的母乳。宝宝感冒后妈妈的乳汁更黄,说明里面抗体更高。
七、不同饮食也会影响母乳成分。
母乳的乳量和总体成分变化与母亲的膳食没有关系,但妈妈的饮食会对母乳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浓度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里跟素食的妈妈们强调一下,素食的妈妈乳汁中会缺乏维生素B12 ,所以素食母亲要额外补充维生素B12。
我们的母乳,每天都是不一样的味道。咱们大人呢,口味比较重,母乳中的细微变化我们感觉不到,但宝宝是一张白纸,味蕾很敏感,能捕捉到母乳的细微的变化。
今天吃个韭菜盒子,母乳就有淡淡的韭菜香,宝宝吃了就会想,咦,妈妈今天吃韭菜盒子了。明天吃饺子,蘸着醋和蒜,乳汁里一股蒜味,宝宝吃了会发现,呦好浓的一股蒜味。到后天妈妈吃了顿辣椒。宝宝尝一口奶就知道,嘿妈妈今天吃辣椒了,香。
奶粉每天都是相同的,而母乳,每天都不同味道,不同味道的母乳可以刺激宝宝的味蕾,刺激大脑发育。也为以后宝宝添加辅食时不挑食打下基础。
母乳对妈妈有什么好呢?
生完宝宝之后我们的子宫还很巨大,母乳喂养使得妈妈产后子宫迅速开始收缩,出血减少,产褥感染的风险也相应减少。
宝妈们如果觉得自己大腹便便,身材臃肿,带娃又没空健身怎么办。喂母乳咯,母乳,是我们躺着就能瘦的唯一方法。当然,不能一路猛吃,吃的话呢,跟孕前吃的差不多就可以了。不用为了奶娃,一个人吃三个人的量。另外可以适当做做运动。
同时纯母乳喂养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是一种有效的避孕方式,但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宝宝未满6月
2、妈妈月经未复潮
3、妈妈仍严格遵照按需纯母乳喂养,即白天和夜间都有哺乳(没有添加任何配方奶和水)
但是,很少有宝妈能够完完全全纯母乳,并且很多宝妈的排卵恢复早于月经的恢复,所以,大家同房的时候,还是把套套带上更安全~
从长期来看,哺乳还可以帮助降低妈妈在将来罹患心脏病或者糖尿病的风险,孕期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宝妈们,尤其建议多喂母乳,喂久一点,哺乳可以改善血糖血脂的代谢情况。
另外,乳腺癌和某些妇科肿瘤的风险也会因母乳喂养而有所降低。
从心理方面来讲,母乳喂养为妈妈和宝宝亲密接触创造了条件,同时满足了孩子和妈妈的心理需求。有时候呢,我们养育一个宝宝,也是在疗愈我们自己。
大家聊聊母乳的免疫。母乳是活的!
母乳是活的,里面含有很多活性细胞,包括白细胞和干细胞,我们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等这些细胞都是白细胞的小分类,他们通过吞噬作用、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方式发挥作用。
母乳是活的,母乳喂养是一种有菌的喂养,宝宝在吸吮乳房的时候会吸入皮肤上的细菌,母乳中的益生菌也进入肠道,帮助肠道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免疫功能。并且能合成很多人体所需营养素。与此同时还能大大提高钙,铁,锌的吸收率。另外,促进大便排出,减轻宝宝黄疸情况。
母乳是活的,里面有很多免疫活性成分。
我们主要来讲讲蛋白质类免疫活性成分。
母乳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乳铁蛋白及溶菌酶可以提高对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SIgA在初乳中最高,并随哺乳期的延长逐渐降至稳定水平并长期在乳汁中存在。它对宝宝的免疫保护也是长期的。这种保护,对于人类婴儿需要三年才能基本成熟的免疫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证实, 母奶喂养的婴幼儿的胃肠炎、腹泻、中耳炎、新生儿败血症、过敏、SIDS(婴儿猝死综合征)等发病率明显下降, 归因于初乳中大量SIgA所起的重要作用。
乳铁蛋白乳铁蛋白对铁具有高度亲和性,通过与铁的螯合作用,与细菌竞争三价铁离子,从而抑制肠道细菌生长。水解后乳铁蛋白功能肽除杀菌外,还可以阻碍病毒的渗透和吸收
一种抗体只针对某一特定病菌发挥作用,具有特异性,但母乳里的主要蛋白质─乳铁蛋白的作用范围更广。
它能直接杀死细菌、病毒和真菌,并兼具抗炎效果,能够帮助缓解由感染引起的疼痛、红肿和高热症状。
乳铁蛋白不能被消化分解,因此进入小便后能帮助预防尿路感染。乳铁蛋白还能促进婴幼儿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繁殖。
母乳含有更高浓度的胱氨酸和牛磺酸,这些是与胆汁结合促进胆汁的排出以及大脑发育所必需的
溶菌酶
母乳中具有抗感染活性的酶主要是溶菌酶,能水解细菌细胞壁上的肽聚糖,从而杀灭细菌。还能激活细菌的自溶行为。
溶菌酶在初乳中含量最高,随后下降,随着哺乳期延长浓度又逐渐升高。母乳喂养时间延长可以为婴儿提供更多保护因子
哈姆雷特蛋白
哈姆雷特蛋白,是个不太冷的肿瘤杀手,能力强,肿瘤的各种防御机制对他来说形同虚设。但只会对40多种肿瘤产生杀伤性作用,对正常细胞很温暖,不会伤害他们。
上面这些免疫的成分和活性成分我们可以看出,母乳是宝宝专属的移动的疫苗库。
但是,并不是吃了母乳的宝宝就有了金钟罩铁布衫,完全刀枪不入了。只是同一个宝宝在遇到同一种病原体时,喂母乳就相对比没有喂母乳感染的几率小很多。
母乳。是一个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优秀团队。我们刚讲了那么多优秀的成分,但是呢,我们人体很神奇,母乳是全部成分协同作战来完成任务的,所有优秀的成分缺一不可。
而奶粉,我们经常看到广告商鼓吹其中某一种成分的神奇,鼓吹他们的商品中加了多少多少某一种神奇成分。似乎加了某种成分就变成母乳了?
Nonono,还差的远呢。给大家一个图。左边是母乳里已知的成分,而右边,是奶粉的成分。大家可以看看母乳和奶粉在已知成分上的差别。
(图片来自国际母乳会)
讲到这儿,可能有些还有奶的宝妈们有兴趣追追奶了。但是有些宝妈会说。我们花大价钱千辛万苦去香港或者找代购买的奶粉。宝宝不吃多可惜。
那些宝宝不吃的奶粉,不想浪费怎么办?爷爷奶奶吃或者爸爸妈妈吃吧~
母乳,今天您喂了吗?只要你想喂,宝宝想吃,继续喂就好。尊重自己和宝宝的意愿。喂与不喂。我们都支持你的意愿,只是有些宝妈在信息了解不全面的情况下,断然停奶或断然决定用奶粉。这种情况很可惜。
我们希望大家充分感受自己的意愿,充分了解母乳和奶粉之后,再决定。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妈妈一定都会愿意无私的为宝宝奉献自己的爱,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妈妈的任何决定,我们都愿意全力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