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病:产后风

潘丽萍医生 发布于2019-12-23 15:49 阅读量7973

本文由潘丽萍原创

      在门诊经常看到有些生完宝宝的产妇,向医生说着说着病情就哭起来了。为什么呢?原来是有些产妇生完宝宝后会出现腰痛、背痛、四肢关节疼痛、足跟痛等等问题,严重甚至影响睡眠,遇风受凉后明显加重,很多产妇表示无奈痛苦并落下委屈的眼泪。

      中医来说: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者,称为“产后身痛”。又称产后遍身疼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痹证”、“产后痛风”,俗称“产后风”。

      

      什么原因导致产后身痛呢?

      中医认为,主要是产后营血亏虚,经脉失养,“不荣则痛”;或产后体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稽留关节、经络,使气血凝滞,“不通则痛”,从而导致产后身痛。

      临床上常见病因有血虚、风寒、血瘀、肾虚。

 

       现在来教大家如何简单鉴别出自己属于哪种常见中医证型:

1.血虚证:多见于产后遍身关节酸楚、疼痛,肢体麻木,面色萎黄,四肢甲床苍白,头晕心悸等。

2.风寒证:多见于产后肢体关节疼痛,痛无定处,或冷痛剧烈,得热则舒,或关节肿胀、麻木,往往伴恶寒怕风等。

3.血瘀证:多见于产后身痛,四肢疼痛、麻木、发硬、肿胀明显,恶露量少,色紫暗夹血块,小腹疼痛、拒按等。

4.肾虚证:多见于产后腰膝痛,足跟痛,腰酸,耳鸣,夜尿多等。

      当然,临床上遇到很多都是病情复杂的,往往同时夹杂其他证型,本文提出的为常见多发症状及证型,实际工作中医生会根据每个产妇的特点制定个性化方案,辨证论治以内服处方中药调理,治疗一般以养血益气补肾为主、兼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符合产后多虚多瘀特点。

      

     建议同时加用中医外治法加强疗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针灸

针灸.jpg

2.艾灸

                                督灸

督灸.jpg

                                  脐灸

脐灸.jpg

3.穴位贴敷

4.中药熏蒸(出汗明显、体质特别虚弱不适宜,根据不同患者使用不同中药处方熏蒸)

中药熏蒸床.jpg

5.沐足

沐足.jpg


       此病的归向是与体质差异、病情轻重、治疗调摄是否得当有关。提倡大家以预防为主,注意产褥期护理,避风寒,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舒畅开朗。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部分内容参考文献: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84-288.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