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抑郁合并肥胖:营养干预如何打破恶性循环

曾瑶池医生 发布于2025-07-01 12:03 阅读量291

本文由曾瑶池原创

每次情绪低落就狂吃甜食,越吃越胖越绝望;身体沉重后拒绝出门,躲进房间更抑郁。这是20岁患者小薇(化名)初诊时的真实状态。身高173.5cm,体重79.5kg,腰围102.5cm,外院重度抑郁就诊病历上赫然写着:自认肥胖是抑郁诱因之一

两年前,小薇因重度抑郁症合并肥胖前来营养科寻求减重方案。她长期存在抑郁情绪,表现为社交退缩、运动减少。饮食不规律,每日仅进食两餐,偏好高糖食品、碳酸饮料及果味饮品,导致体重进行性增加,同时伴有焦虑、失眠及强迫行为。曾于外院精神科确诊为重度抑郁症,并接受药物治疗。患者曾有轻生念头和自残倾向。来到营养科门诊,接诊医师曾瑶池为小薇开具了必要的检验检查,检验报告令人触目惊心。

  触目惊心的身体警报  

小薇的体检报告揭露同时存在糖代谢紊乱、脂肪严重超标和心理健康三重危机,详见下表:

健康问题汇总

营养科曾医师指出小薇当下存在的关键问题:高糖饮食血糖波动情绪恶化运动减少代谢下降体重增加的恶性循环,并为其制定了个体化营养减重方案。




  科学营养干预策略  

1.饮食干预:适应期(3天)

半平衡饮食,根据患者口味偏好调整早餐主食及加餐水果种类。3天后低碳饮食 :三餐+加餐定制,控制碳水比例(约30%),增加膳食纤维与优质蛋白。

2.营养素补充:

患者由于长期饮食不规律且户外运动少,初次就诊检查时就存在轻度的B族维生素不足和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B族维生素对能量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至关重要,缺乏叶酸和B12也与抑郁相关。维生素D常被称为阳光维生素,在大脑功能、神经传递和神经保护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给小薇进行了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3的个体化补充。

3.心理支持:

Ø 建立信任与积极倾听:认真倾听其讲述因肥胖和抑郁症所面临的困扰,让患者感受到充分的尊重与理解,逐步建立起信任关系。

Ø 及时肯定与鼓励:密切留意患者在饮食和运动方面的点滴进步。让患者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增强其改变的动力和信心。

Ø 反馈与积极引导:对于患者记录的饮食、运动情况,营养师会进行细致分析并给出针对性反馈。指出其中的积极变化,引导患者关注自身积极的改变,培养乐观的心态。

4.运动指导:

逐步引导患者增加体育活动,鼓励晚餐后快走30分钟,每周4- 5次。根据天气变化及患者身体状况灵活调整运动计划。

5.定期监测:

患者每月回医院接受一次人体成分分析及血液生化检验,以监测身体成分变化及代谢状态改善情况。




  个性化减重方案效果评估  

经过三个月的干预,小薇除了体重下降17.1公斤,血糖、尿酸和肝功能都从异常恢复至正常范围。人体测量指标和生化指标变化如下:

人体测量指标对比


生化指标对比




小薇真实反馈:营养师不禁止食物,而是教我用蓝莓替代蛋糕,用坚果填补空虚——这种尊重让我愿意坚持,除了效果很明显,而且内心体验良好

当然,在整个治疗期间,小薇还是积极配合心理科协同治疗。小薇为了预防体重反弹,和营养师的联系从未间断,每月必到营养科复诊,她说:体重下降17.1kg只是表象,真正的胜利是患者重休学业、社交活动,我终于敢照全身镜了!

当食物从情绪麻醉剂变为代谢调节剂,身体便获得打破抑郁-肥胖循环的钥匙。这把钥匙,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乐意手把手为你打造。

END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营养医师曾瑶池】头条号、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自动回复指引欢迎注【营养医师曾瑶池】微信公众号回复以下关键词或数字:肾病、糖尿病、肿瘤、痛风、高血同、骨质疏松、骨健康、血管钙化、减肥、体重管理、睡眠、幽门螺旋杆菌、胃炎、胃溃疡、胃癌、儿童营养、妇幼营养、大众营养、手术、术科营养、膳食、药膳、肝病、吞咽、精神疾病、节气养生、食品安全、讲座,即可获得对应专题文章。转载/合作请联系0731zyc@163.com。

图片
图片

编辑:曾瑶池

审核:宣传小组

校对: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