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质量饮食关乎人类健康,热爱营养学的伙伴们一定对地中海饮食、得舒饮食不陌生,这两种饮食模式又于2022年度蝉联饮食榜单冠、亚军。
一
高质量碳水化合物的评价标准
碳水化合物与慢性疾病关系密切,然而对碳水化合物质量的描述尚无明确定义。目前评价碳水化合物质量的常用的指标包括膳食纤维含量、全谷物摄入量、游离糖摄入量、血糖生成指数(GI)这四个方面。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食物一般具有高膳食纤维、全谷物食物高摄入量、低游离糖、低血糖生成指数的特性,高质量碳水化合物食物来源为:高纤维,全谷物食物,低游离糖和低精制淀粉食物。反之,低质量碳水是指那些被食用后消化快、吸收率高,从而导致血糖快速升高的食物。
01
高膳食纤维
02
全谷物食物高摄入量
03
低游离糖
04
低血糖生成指数(GI)
二
低GI食物的选购、制作与搭配
01
鉴别与选购
02
加工与烹饪
烹饪方式与加工程度影响食物的淀粉结构,并改变食物的GI 值。研究表明:
a、果蔬加工后的GI 值会高,且水煮的增幅比蒸煮要高,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蒸煮而非水煮的方式加工果蔬。
b、蒸煮和冷却改变小米、马铃薯淀粉的结晶结构,增加抗性淀粉含量,因此烹饪后冷藏或冷藏后复热可以降低小米、马铃薯GI 值。
c、米饭的蒸煮时间不同,烹饪方式不同,会影响其GI 值和消化特性。米饭煮熟后加入食用油进行翻炒,可使慢消化淀粉含量更高;大米的烹饪过程中加入黄油比植物油有更好的降GI 和增加抗性淀粉的效果。
d、预先浸泡食材可提高快速可消化淀粉含量,同时降低抗性淀粉含量,增加淀粉消化速度。因此,最短浸泡时间对于血糖管理至关重要。
03
搭配与时间
此外,用餐时间和用餐顺序也影响餐后血糖。先食用蔬菜,后吃肉类,最后吃主食的用餐顺序,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夜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夜间进食有更高的血糖波动和更高的胰岛素水平,代谢紊乱的慢病患者(肝病患者除外)、肥胖患者均不建议吃宵夜。
不论一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总量和质量如何,如果晚餐吃的低质量碳水化合物(精制谷物、含糖食物、土豆等淀粉类蔬菜等)较多,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如果晚餐吃的高质量碳水化合物较多,则上述风险较低。
END
编辑:赖春燕
审核:宣传小组
校对: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