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是把双刃剑!这样“吃”能让高血压来得更晚一些(上)

曾瑶池医生 发布于2023-11-13 08:15 阅读量791

本文由曾瑶池原创



营养与高血压




曾医生,我看网络上对于高血压诊断标准好像讨论的很热闹啊,会有新的诊断标准吗?

实际上,不管诊断标准如何调,我们的理想血压始终是应该<120/80mmHg。《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45亿。“尽早预防、尽早干预,可以对健康带来更多获益”,这一点毋庸置疑。






嗯嗯,我认同。

如何通过改变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以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尤为重要,“控盐控油”四个字,相信很多人早已经听腻了。但还是有很多人还不清楚哪些该吃、哪些不该吃?





是的,比如我...

别急,接下来,我会就营养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要阐述。





优质蛋白质让血管更健康


大豆蛋白富含精氨酸,人体摄入后,被转运入内皮细胞最终生成一氧化氮,起到疏通血管的作用。大豆蛋白也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糖耐量而发挥预防高血压的作用。动物蛋白的摄入则可以增加某些多肽、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摄入,可能具有降压作用。因此,预防高血压不是不吃肉,而是要确保优质蛋白的摄入,做到动植物蛋白合理搭配


脂类对血压的影响各异

含饱和脂肪酸的食品,如肥肉、动物内脏、禽皮等有所限制反式脂肪酸高的食物如人造奶油,富含氢化油、起酥油的糕点等建议严格控制;对于富含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则要经常摄入,如深海鱼、坚果、紫苏籽油、核桃油,亚麻籽油,橄榄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增加一氧化氮合成,增强血管舒张反应及动脉顺应性,这些生物效应共同降低血管阻力,最终降低血压。众所周知,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蟹黄、鱼子、鱿鱼固然不能多吃。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却并不降低总死亡率,因为,低胆固醇血症可能导致抑郁,增加暴力自杀事件的发生。最新研究表明,胆固醇对人体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


碳水化合物没有想象的好

大量饮用含糖饮料与肥胖、糖尿病的发病相关,而且使患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水果富含果糖,高血压患者同样不宜摄入过多,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适当减少精白米面的量,学会用荞麦、燕麦、黑米、糙米及藜麦等全谷物来替代精白米面。



END




【营养医师曾瑶池】头条号、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自动回复指引欢迎注【营养医师曾瑶池】微信公众号回复以下关键词或数字:肾病、糖尿病、肿瘤、痛风、高血同、骨质疏松、骨健康、血管钙化、减肥、体重管理、睡眠、幽门螺旋杆菌、胃炎、胃溃疡、胃癌、儿童营养、妇幼营养、大众营养、手术、术科营养、膳食、药膳、肝病、吞咽、精神疾病、节气养生、食品安全、讲座,即可获得对应专题文章。转载/合作请联系0731zyc@163.com。

编辑:赖春燕

审核:宣传小组

校对: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