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分享:
一、 什么是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是临床上不同于食物过敏的另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人的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中的过敏原形成免疫复合物,可引起人体组织发生炎性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
二、 现代医学关于食物不耐受的病因
三、 食物不耐受从中医脾胃论治
脾胃为后天之本
体质与生活方式
01
饮食干预
让身体不耐受的食物难道一辈子就都不能食用了吗?实际上并非如此。根据食物IgG检测结果分为0、1、2、3级,0级为阴性,可保持常态饮食;1级为轻度,可忌食(1~3个月)或者轮替进食;2级、3级为中重度,列为忌食,根据具体情况忌食3~6个月,待临床症状消失后可逐步少量进食。
02
膏方
我院自制有健脾和胃膏、健脾化痰膏、扶正补血膏、健脾扶肝膏、健脾消积膏(儿童)、理中扶阳膏(儿童)等多种协定膏方以调理脾胃(需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
03
汤剂
可选用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方加减(需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
04
针灸/穴位贴敷:
常选用足三里、脾俞、胃俞、关元、中脘、气海、大肠俞等穴。
05
【组成】白茯苓15g,粳米50g。
【制法用法】
1.将白茯苓研成细粉,备用;将大米淘洗干净。
2.将适量清水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将茯苓粉和粳米一起倒入锅内,用大火煮开,转小火熬至粥变得浓稠即可。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方解】本方所治之证,为脾胃虚弱,失于运化,水湿停留所致,治宜健脾利水,宁心安神。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之效。既可祛邪,又可扶正,补而不峻,利而不猛,利水而不伤正。粳米甘平,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利。茯苓与粳米相配,共奏利水消肿、健脾和胃之功。
【使用注意】本膳药力和缓,适宜久服、常服。阴虚火旺者忌用, 尿频的老年人不宜服用。
06
调节肠道微生态
07
补充消化酶
01
饮食建议
参考文献
[1] Gargano D,Appanna R,Santonicola A, et al.Food Allergy and Intolerance: A Narrative Review on Nutritional Concerns[J].Nutrients,2021,13(5).
END
编辑:赖春燕
审核:宣传小组
校对: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