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反复发作,竟然是因为吃了它

曾瑶池医生 发布于2023-04-24 10:38 阅读量722

本文由曾瑶池原创



案例分享:

徐某,男,5岁,因慢性咳嗽反复发作来我科就诊,曾于外院行抗生素、抗过敏等治疗,未见明显缓解,身高未达中位数,现晨起鼻塞,打喷嚏,眼痒,双眼分泌物增多,睡眠欠佳,大便可见食物残渣;既往有过敏性鼻炎病史。


曾瑶池主任考虑为食物不耐受引起,完善了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显示该患儿日常所吃食物中有大量中度、甚至重度不耐受的食物,包括牛奶、大米、鸡蛋、鸡肉、小麦等日常十分常见食物,故嘱咐其父母回避该类食物并进行了相关的饮食调整指导,数日后孩子咳嗽缓解,趋消失。


















一、 什么是食物不耐受


你可能只是有爱喝牛奶的习惯,然后莫名其妙脸上长痘痘、腹痛、腹泻、便秘;你可能只是因为吃了鸡、鸭、鱼、虾而出现失眠、偏头痛等。当回避了这些食物后,症状就会大有改善甚至消失,这就是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是临床上不同于食物过敏的另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人的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中的过敏原形成免疫复合物,可引起人体组织发生炎性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

据估计,一半以上的人会对某种食物不耐受,婴幼儿这类群体因为生长发育的不完整使得比成人更易出现食物不耐受。而IgG水平的增高,是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在达到一定水平前,一般不会诱发疾病。因此,有的健康人体内也会检出IgG阳性,但不一定会出现临床症状。

二、 现代医学关于食物不耐受的病因

导致食物不耐受的可能性有很多,包括体内酶缺乏、食物中化学成分引起的反应等,其发生和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非常密切。长期食用不耐受食物不仅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也会对人体的免疫力产生影响。

三、 食物不耐受从中医脾胃论治

所谓的“食物不耐受”,就是身体无法消化利用这些食物当中的营养物质,跟食物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是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




脾胃为后天之本



明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水谷的消化吸收始于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正常情况下,食物进入人体,由脾胃消化吸收成精微物质,再输送至全身以滋养人体脏器,生命活动才能得以正常维持和运转。若脾胃虚弱,则不能将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供人体吸收,气血就会不足,人体会出现乏力、疲劳、食欲欠佳、气短等症状。而未被充足消化吸收的食物就会成为湿浊,并且脾胃虚弱也会导致水液代谢失常,水津失于布散而成痰湿,积聚体内,在上表现为口干、咯痰,在中表现为腹胀,在下表现为腹泻、大便粘滞。




体质与生活方式




广东省地属岭南,按中医五行归属,“南方生热,热生火”,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潮湿,人们长期在这种气候下劳作使得广东地区人群体质以“湿热质”为主,并且形成了喜饮凉茶的习俗。而凉茶性味偏寒凉,容易损伤脾胃的阳气,长期饮用则会导致脾胃亏虚,甚至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怕冷、手足冰凉等症状。


总之,食物不耐受从中医来看就是脾胃亏虚,或夹湿浊,或兼阳虚




四、 治疗

01

饮食干预

让身体不耐受的食物难道一辈子就都不能食用了吗?实际上并非如此。根据食物IgG检测结果分为0、1、2、3级,0级为阴性,可保持常态饮食;1级为轻度,可忌食(1~3个月)或者轮替进食;2级、3级为中重度,列为忌食,根据具体情况忌食3~6个月,待临床症状消失后可逐步少量进食。


02

膏方

我院自制有健脾和胃膏、健脾化痰膏、扶正补血膏、健脾扶肝膏、健脾消积膏(儿童)、理中扶阳膏(儿童)等多种协定膏方以调理脾胃(需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

03

汤剂

可选用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方加减(需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

04

针灸/穴位贴敷

常选用足三里、脾俞、胃俞、关元、中脘、气海、大肠俞等穴。

05

药膳食疗:茯苓粥

【组成】白茯苓15g,粳米50g。

【制法用法】

1.将白茯苓研成细粉,备用;将大米淘洗干净。

2.将适量清水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将茯苓粉和粳米一起倒入锅内,用大火煮开,转小火熬至粥变得浓稠即可。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方解】本方所治之证,为脾胃虚弱,失于运化,水湿停留所致,治宜健脾利水,宁心安神。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之效。既可祛邪,又可扶正,补而不峻,利而不猛,利水而不伤正。粳米甘平,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利。茯苓与粳米相配,共奏利水消肿、健脾和胃之功。

【使用注意】本膳药力和缓,适宜久服、常服。阴虚火旺者忌用, 尿频的老年人不宜服用。

06

调节肠道微生态

可选用高活菌量益生菌以调节肠道菌群。

07

补充消化酶

补充消化酶,辅助消化。

01

饮食建议

饮食要多样化,少吃加工及精制食品,吃饭要细嚼慢咽;尽量选择本土和当季食物。


参考文献

[1] Gargano D,Appanna R,Santonicola A, et al.Food Allergy and Intolerance: A Narrative Review on Nutritional Concerns[J].Nutrients,2021,13(5).



END






编辑:赖春燕

审核:宣传小组

校对: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