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过后你并非“刀枪不入”!营养联合中医调节免疫这件事越来越重要

曾瑶池医生 发布于2023-01-17 21:52 阅读量646

本文由曾瑶池原创


疫情三年,帮助老百姓看清了几个事实:疫苗对减轻重症有效,但无法阻止感染“国外率先倡导群体免疫,至今感染者仍居高不下”“二次感染已不罕见,毕竟病毒的本质就是变异”……


疫情的“放开”不等于“结束”,“放开”等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要有更强的防疫意识,更好的健康素养、更均衡的免疫。提到免疫力,很多市民忧心忡忡甚至崩溃,这无一幸免的“阳”,“难道全民都免疫低下”?“难道我的免疫力在新冠病毒面前毫无作用”?


阳了不是你的错,是病毒传播太火速啦!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新冠病毒的主要宿主细胞受体,在人肺上皮中大量表达,因此肺是对新冠病毒最敏感的器官。与其他冠状病毒比,新冠病毒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结合亲和力高10~20倍,这也是导致新冠病毒传播神奇迅速的原因之一。



下面,我们来看几组关于人类对新冠免疫力的数据:





早在2020年,重庆医科大学学者就在《Nature Medicine》发表题为“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assessment of asymptomatic SARS-CoV-2 infections”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新冠确诊病例自发生成的新冠病毒抗体仅能持续2-3个月,自然免疫可能无法提供长期保护


与短效的特异性抗体相比,感染者新冠特异性CD8+ T 细胞相对持久且保持稳定,感染12个月后仍能被监测到,这表明T 细胞在对抗新冠病毒的免疫记忆中的重要性,并可介导长期的抗病毒保护


COVID-19 患者的总淋巴细胞,特别是T 细胞数量低于健康对照组;有症状的COVID-19 肺炎患者较无症状感染者淋巴细胞减少更加明显。


SARS-CoV-2 感染机体后会导致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发病14天后CD3CD4CD8 计数减少预示核酸转阴时间延长




No.1


伤害免疫力的因素


  • 年龄因素:老年人随着器官功能的衰退,免疫器官也开始萎缩,免疫力逐渐下降;
  • 精神心理因素:各种压力,导致人们过度紧张,焦虑,抑郁;
  • 不良生活习惯:经常熬夜,睡眠不足,营养不均衡,吸烟酗酒,长期缺乏健身运动,太爱干净、过度使用消毒用品会破坏皮肤黏膜屏障,抵抗力反而下降;
  • 药物因素: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



No.2


免疫力下降的信号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种方式来判断自身免疫力是否正在“下降”。具体如下:

  • 常感疲惫,注意力难以集中
  • 容易感冒:身边有人感冒,你也跟着感冒;特别是换季阶段,且感冒不容易好,病程很长;
  • 伤口难以愈合:遇到磕磕碰碰,出现伤口时很难愈合,速度较慢;
  • 食纳差:长期胃口不好,容易患上“胃肠疾病”;
  • 口腔溃疡频发:紧张、工作压力大时总是出现“口腔溃疡”;
  • 呼吸系统异常:经常出现咳嗽、哮喘等症状;
  • 皮肤过敏:皮肤是机体最外层的免疫系统,也是细菌进入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当免疫系统下降时,皮肤容易出现过敏、湿疹、荨麻疹等。


当然,仅通过自身感受、年龄、易患病等来判断个体的免疫力强弱,这样无法对免疫力进行准确判断。当今的医疗水平通过检测手段已能够对免疫力进行量化然后进行专业的免疫力分析并给出最佳的治疗或调理方案。



No.3


免疫力可以检测


  • 对血液中Th1/Th2型免疫反应相关细胞因子浓度进行检测分析,可以辅助判断机体的免疫状态。
  • 免疫细胞芯片检测可以得知CD3,CD4,CD8等细胞绝对计数和比值,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判断人体免疫功能是否发生紊乱。
  • 体液免疫检测主要包括抗体和补体系统。免疫球蛋白(抗体)因其功能和理化性质不同分为 IgG、IgA、IgM、IgD 和 IgE 五大类;补体系统最常检测的指标是补体3,补体4。



No.4


提升免疫力的营养策略


  • 食物多样,营养均衡:每天摄取谷薯类250-400克,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动物性食物120-200克,奶类300-500克,大豆坚果25-35

  • 少甜少油戒烟限酒:甜食油脂和烟酒都会影响脏腑机能,减弱各种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降低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 合理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影响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力,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一些饮食受限或者食物中本就不足的营养素(比如维生素D)建议基于化验检测酌情补充。


  • 学会利用益生菌:免疫菌是指可以通过刺激人体黏膜免疫系统,发挥免疫调节、抗感染等作用的细菌。研究发现,免疫菌可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症状,提高患者的抗SARS-CoV-2 特异性抗体水平,辅助治疗。常见的免疫菌有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长双歧杆菌等。



No.5


调节免疫力中医办法多


  • 通过补益气血、扶正固表提高抗病能力。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汤、归脾丸、十全大补丸、玉屏风散。
  • 通过解毒祛浊、开窍畅中协调免疫。常用的方剂有半夏泻心汤、清心莲子饮、清暑益气汤。

  • 通过益肾养阴、潜镇安神避免过度亢奋所造成的自身损伤。常用的方剂有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左慈丸等。




再次强调,不要认为感染过就盲目自信,觉得自己“刀枪不入”。即使你完全康复了,还是要谨慎对待,千万不能误解为“阳过”就万事大吉了,就可以放飞自我去熬夜、去胡吃海塞。一次感染,并不意味着终身免疫。


参考文献:

1. Long QX, Tang XJ, Shi QL, et al.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assessment of asymptomatic SARS-CoV-2 infections. Nat Med. 2020 ,26(8):1200-1204.

2. 孙峰,杨建中,刘雪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细胞免疫指标的动态演变及其对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 临床肺科杂志,2021,26(12):1788-1793.

3. WRAPP D, WANG N S, CORBETT K, et al. Cryo-EM structure of the 2019-nCoV spike in   the prefusion conformation. Science, 2020, 367(6483): 1260-1263.

4. CHUA R L, LUKASSEN S, TRUMP S, et al. COVID-19 severity correlates with airway epithelium-immune cell interactions identified by single-cell analysis. Nature Biotechnology, 2020, 38(8): 970-979.

5. MORTAZ E, TABARSI P, VARAHRAM M, et al. The immune response and immunopathology of COVID-19. Frontiers in Immunology,2020, 11: 2037-2037.


END




【营养医师曾瑶池】头条号、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自动回复指引欢迎注【营养医师曾瑶池】微信公众号回复以下关键词或数字:肾病、糖尿病、肿瘤、痛风、高血同、骨质疏松、骨健康、血管钙化、减肥、体重管理、睡眠、幽门螺旋杆菌、胃炎、胃溃疡、胃癌、儿童营养、妇幼营养、大众营养、手术、术科营养、膳食、药膳、肝病、吞咽、精神疾病、节气养生、食品安全、讲座,即可获得对应专题文章。转载/合作请联系0731zyc@163.com。

编辑:赖春燕

审核:宣传小组

校对: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