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我在医院的门诊接诊了一名大学生。他告诉我,他的情绪很差,生活没有半点乐趣,不爱出门,也没朋友,吃不香,睡不好,并对未来感到迷茫甚至悲观。
我告诉他,“我觉得你是抑郁了”。
病人说:“我知道,我因此已经休学一年多”。
“休学后情绪有改善吗?有规范的抗抑郁治疗吗?”我边敲着键盘记载病历边和大学生聊。
学生道:“没改善,反而更糟糕了,药物也没能帮到我,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来营养科。你能帮我吗?”
尽管我们逐渐意识到抑郁症的普遍性,以及抑郁症在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里的严重性,但我们仍然没有很好的方法来应对。我们有一些广泛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该领域在过去30年里没有突破性进展。多年来,我们使用调整五羟色胺的药物以及心理咨询来治疗抑郁症。到现在,仍然是在使用这些治疗方法。显然,这些疗法还不够好。每每遇到这类患者,我总会推荐他读读美国心理学家珍妮·西格尔的《感受爱》一书。
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推文来阐述
欢迎大家关注“营养医师曾瑶池”
炎症:抑郁症的助燃剂
早在1927年,奥地利诺贝尔奖获得者Julius Wagner Jauregg发现接种疟疾原虫治疗麻痹性痴呆症可改变患者精神状态,这一发现为日后免疫炎症在精神疾病的研究埋下了伏笔。随后“抑郁症的巨噬细胞假说”,“抑郁症的炎症应答系统模型”,“抑郁症的炎症或细胞因子假说”等先后被提出,说明免疫炎症与抑郁之间存在关联。
临床研究发现:
抑郁症患者外周血液和脑脊液中IL17、IL 6、IL1、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相关性介质的升高;
人类如果长期暴露于炎症因子可导致显著的行为改变,如在人体中应用免疫炎症因子TNF α、IL1,IL6或者相应制剂(如脂多糖或伤寒菌苗接种)可刺激机体出现先天性免疫炎症反应,进而诱导抑郁样症状的产生;
长期接受α干扰素(IFN α)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或肿瘤的患者常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
一项关于未经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身故后的前额叶脑组织的研究显示:十余种促炎症细胞因子(略)和抗炎症细胞因子(IL10)表达增加。
抑郁症是一种中枢性疾病,免疫炎症可能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的形成,五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合成与再摄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途径诱发抑郁症。
而且,合并炎症的抑郁症患者对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我们必须另寻出路。
促炎膳食——西方膳食模式
促炎饮食通常是指西方饮食、肉类饮食、快餐饮食、高脂饮食、高糖饮食、精制碳水化合物、精加工饮食等膳食模式,西方膳食模式是与人体炎症和免疫水平及相关疾病结局研究较多的一种膳食模式。
研究发现,以红肉和加工肉类、糖果、甜点、薯条和精制谷物的高摄入为特点的西方膳食模式与C-反应蛋白、E⁃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等炎性生物标志物浓度呈正相关。
研究还证实,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个体比一般人群具有更高的“饮食炎症”,即,精制碳水化合物和反式脂肪酸等的促炎食物摄入量较高,而抗炎食物的摄入量(主要来源于天然食品和植物)较低。
健康饮食的抗炎特性
抗炎饮食通常是指地中海饮食、全谷物和水果饮食、蔬菜和鱼饮食、高坚果饮食、谨慎饮食和素食等膳食模式。
●每餐都有水果、蔬菜、全谷物、橄榄油、豆类、坚果、香料;
抗炎食物
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帮助摄入许多营养成分,可以减轻炎症。其中,蓝莓,可可和姜黄素等含有多种植物化学物,具有很强的抗炎特性,有助于多种精神疾病的治疗。
END
【营养医师曾瑶池】头条号、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自动回复指引:欢迎关注【营养医师曾瑶池】微信公众号!回复以下关键词或数字:肾病、糖尿病、肿瘤、痛风、高血同、骨质疏松、骨健康、血管钙化、减肥、体重管理、睡眠、幽门螺旋杆菌、胃炎、胃溃疡、胃癌、儿童营养、妇幼营养、大众营养、手术、术科营养、膳食、药膳、肝病、吞咽、精神疾病、节气养生、食品安全、讲座,即可获得对应专题文章。转载/合作请联系0731zyc@163.com。
编辑:赖春燕
审核:宣传小组
校对: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