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居首位,每5例死亡中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报告还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达3.30亿之多。
95%的人对当下自身血管健康状态不了解、不清楚,或是没有将现患疾病与血管健康联系起来。全球50%以上的人血管年龄超过实际年龄,“三、四十岁的年龄,六、七十岁的血管”已经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真实写照。 
血管是人体输送营养的重要管道,遍布全身各处。一旦出现看不见的“衰老”,就可能导致全身各系统、器官功能衰退。因此说,血管不好,从头伤到脚!脑梗死、脑出血、认知功能障碍、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肾功能衰竭、颈动脉狭窄、高血压这些都属于血管不健康导致的常见病。

人体最需要安装警报的地方应该是血管。很多人忽略了对血管的重视,平常忙于工作,没时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更别说关注血管健康了。往往等到发病了,不少人突然猝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许多心血管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甚至毫无觉察,及时发现这些症状突显了体检的重要作用。常规和有针对性的体检,能帮助我们辨别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再通过给予相应干预,可以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

对于已经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或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控制各种危险因素。血压升高、腹型肥胖、糖代谢异常、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这5个指标中至少有3 个异常时定义为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表1)。

血管病变分成两类,一类是管腔狭窄,另一类是血管壁僵硬,评估血管的危险度主要依据这两个方面进行评估。
血管健康评估和血管病变早期综合评价指标包括10方面:①血管内皮功能评估:冠状动脉(冠脉)内皮功能评估、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外周动脉张力检测、内皮功能实验室指标;③利用超声技术评估动脉结构和功能异常:颈动脉超声包括: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b.颅外颈动脉斑块,还有锁骨下动脉超声、腹主动脉和肾动脉、下肢动脉超声;④动脉硬化的评估:脉搏波评估、心踝血管指数检测、中心动脉压;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患者;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工作紧张压力大、缺乏体力活动者;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有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尚未明确诊断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患者;肢体麻木、乏力、怕凉的患者。
此外也提醒大家,心血管疾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水平并不乐观。为提高人群心血管健康水平,需要早期干预,将防治窗口前移至一般人群,下移至肥胖或者有不良习惯的青少年。
吸烟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心肌梗死的第二大危险因素,不吸烟的人也面临二手烟危害,我们呼吁不要吸烟,并避免吸二手烟。


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min中等强度或至少75min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相当量的两种强度活动的组合;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提高到每周300min中等强度或150min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相当量的两种强度活动的组合,但应先科学评估,循序渐进。

超重、肥胖个体应当使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kg/m2,或者体重降5%~10%。

睡眠过短或过长、睡眠障碍(如呼吸异常和失眠等)等与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风险增加有关。每天睡眠时间保持在6~8 h对心血管健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所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很重要。

餐考文献:
1.田新利,崔振双,施冰等.血管健康评估及血管早衰风险预警.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 12(8):897-898,907.
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要点解读. 中国心血管杂志,2021,26(3):209-218.
3.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77.

【营养医师曾瑶池】头条号、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编辑:赖春燕
审核:宣传小组
校对: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