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什么是合理烹调?
以往,大家在追求食物色、香、味、形、质的同时,可能会忽略烹调过程中的营养与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合理烹调的概念应运而生啦!
02
烹调对食物营养有哪些影响?
烹调加工分为原料初加工、初步熟处理、熟处理三个环节,这些加工处理环节对食物营养有那些影响呢?
(一)原料初加工
(二)初步熟处理与熟处理
03
1.粮谷类
(1)淘洗时,先挑除砂石、谷皮等机械杂质,再用足量的冷水洗2-3次。注意不要用力搓洗、长时间浸泡以及用热水淘洗或流水冲洗。
2.蔬菜水果
(1)临用现购、合理整理、尽量利用、先洗后切、急火快炒、现烹现吃、适当生食。
(2)因黄花菜、四季豆、菜豆、蚕豆、新鲜木耳等蔬菜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故不可生食。
3.肉类、鱼类
(1)油炸、火烤等烹饪方式对肉中B族维生素、必需氨基酸有较大影响,建议避免高温烹饪。
(2)通过挂糊上浆和收汁可减少肉汁渗出,从而减少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损失。
4.蛋类
(1)蒸、煮方式下,蛋类营养成分损失最少,提倡使用。
(2)蛋清中含有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影响生物素及蛋白质消化吸收。而蛋类加热后,食用安全性、消化吸收率均增加,因此不建议生食鸡蛋。
5.大豆
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红细胞凝集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加热处理可以使这些有害物质被破坏,同时增进大豆蛋白的消化率和其中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胱氨酸、蛋氨酸)的利用率。
6.调味
04
特殊人群的食材烹调方法及营养素补充建议
上述是关于一般人群合理烹饪的方法,可对于糖尿病、痛风、慢性肾衰竭、高血压、消化吸收障碍等疾病人群,食材的烹调还需要增加考虑疾病控制方面的需求,那么具体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
一些烹饪做法可满足疾病控制需求,但同时会导致其他营养素流失增加,因此建议疾病人群在营养科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对可能缺乏的营养素进行检测与补充。
结语
参考文献
[1] 王志远.食物原料在烹饪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及控制措施[J].食品安全导刊,2022(02):122-124.
[2] 吴晶.科学烹饪对食物营养价值的保护性作用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1(27):112-116.
[3] 庄惠.论不同烹饪工艺对食品品质的影响[J].现代食品,2021(14):132-134.
[4] 张萌君,侯芳,李一厚.烹饪中减少营养物质流失的对策探析[J].现代食品,2021(04):90-92
[5] 张君芳.浅谈烹饪对原料营养的影响及对策[J].农产品加工,2020(04):72-76.
[6] 黄刚平.烹饪营养卫生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252-257
【营养医师曾瑶池】头条号、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转载/合作请联系0731zyc@163.com。
编辑:赖春燕
审核:宣传小组
校对: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