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高血压扼杀在萌芽,这三项自查建议需妥当执行

曾瑶池医生 发布于2021-05-24 21:06 阅读量6742

本文由曾瑶池原创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19》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45亿,高血压这一“无声杀手导致了冠心病、脑卒中、肾脏病等发病率逐年增加。

当被扣上了“高血压”的帽子后,还能摘下来吗?只能吃一辈子药了吗?除了药物治疗、以及经常提及的生活方式干预(例如:低盐饮食、规律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我们还应该做哪些努力?



三项“自查”建议,

         助你控制血压


1.肥胖相关性高血压

肥胖与超重可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中国24万成年人横断面调查资料汇总显示,BMI大于28kg/㎡患者中超过90%患有高血压及脂代谢异常;腹型肥胖患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肥胖已成为导致血压增高、影响健康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因此,当发现肥胖/超重或存在 “隐性肥胖”(体重正常,体脂超标,体肌肉缺乏)的情况,建议在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体重管理,预防肥胖相关性高血压。


减重目标及降压效果

目标

BMI<24 kg/㎡  腰围<90 cm(男),<85 cm(女)

可获得的收缩压下降效果

5~20 mmHg/ 减重10 kg





2.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产生了1+1>2的效果


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动脉血管僵硬度增加,这些导致了血压进一步升高。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协同作用增加了对心脑血管的损害,使得引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显著提高,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关注自身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3.血管变硬变窄,

血压不往上飙才怪

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脂类、胆固醇和细胞代谢产物等会在血管内皮积聚,血管变狭窄,而血管钙化让血管僵硬度增加,没有弹性,这些都是控制高血压的阻力。
高血压患者要关注血管健康问题(如有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钙化等问题),通过营养治疗的方式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血管钙化。




通过非药物干预,

他成功逆袭了高血压


阿毅高血压病史3年,为了让高血压 “低头”他的用药越来越多,但血压仍控制不佳,近期诊断为肾功能不全让他倍感焦虑,他来到营养科就诊,希望除了药物治疗外,他还能在非药物干预方面为“降压”做什么?



营养医师全面评估了阿毅的情况,并在各项生化检查结果中找出了影响阿毅血压控制的几个因素: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管钙化可能(骨钙素水平偏低),并予以控制体重、降低同型半胱氨酸、防治血管钙化的营养干预方案。经过不到三个月的努力,阿毅体重下降9公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下来了,骨钙素水平升上去了,现在的阿毅除了服用部分营养补充剂,已停用了所有降压药,而血压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

阿毅感慨,如果早点到营养科就诊,也不用吃三年的降压药了。




检验项目

营养干预前

2021年1月20日

营养干预后

2021年3月26日

血压

157/108

122/82

骨钙素

11.78

13.6

同型半胱氨酸

40.6

15.2




阿毅以营养治疗的方式成功逆袭了高血压


现在的他始终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维持健康体重、定期营养科复诊检测及干预同型半胱氨酸、骨钙素等指标。




控制高血压,不妨到营养科瞧瞧


人们常说“高血压少吃点盐多吃点蔬菜就好”

这些只是最浅显最基础的膳食要求

以营养治疗成功逆袭高血压的方法还需要关注到

体重管理

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关注血管钙化

动脉粥样硬化

等一系列问题上

当你是临界高血压或已经确诊为高血压

不妨到营养科瞧瞧

营养医师或许可以帮你破除终身用药的“魔咒”。





参考文献

[1].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J].中国循环杂志,2021,36(03):209-220.

[2]张旭,唐根富.H型高血压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泰山医学院学报,2021,42(01):74-77.

[3]孔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疗专家共识[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0,7(03):283-288.

[4]杨学颖,赵培佐,陈杰鹏,段丽丽,李树壮.维生素K2对心血管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31(09):1110-1116.

[5]邢晓林,刘昊凌.骨钙素对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18,46(06):732-735.

[6]祝之明.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03):212-219.


END





【营养医师曾瑶池】头条号、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自动回复指引:欢迎关注【营养医师曾瑶池】微信公众号!回复:肾病、糖尿病、肿瘤、痛风、高血同、骨质疏松、骨健康、血管钙化、减肥、体重管理、幽门螺旋杆菌、胃炎、胃溃疡、胃癌、儿童营养、妇幼营养、大众营养、手术、术科营养、膳食、药膳、肝病、吞咽、精神疾病、节气养生、食品安全、讲座,即可获得对应专题文章。转载/合作请联系0731zyc@163.com


编辑:曾瑶池

审核:宣传小组

校对: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