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自制匀浆膳时为了避免过于黏稠,做到不堵管,在制作时是需要加些水的,因此最终制得的匀浆膳能量密度常常达不到0.5Kcal/ml,而院内使用的营养制剂,能量密度≥1Kcal/ml,个体化配制的营养制剂的能量密度甚至可以≥1.5Kcal/ml,这意味着要实现最终营养目标,家庭自制匀浆膳需要摄入的总量多(看着多,但营养不一定就充足哦!为保证营养摄入,一次给入大量匀浆膳,则反流误吸造成肺部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加)。
另外,长期卧床(胃肠蠕动慢、反流误吸风险高)、疾病特殊需求等原因(水肿需要严格限制入量、高钾血症需要极低钾摄入、高消耗疾病对能量、蛋白质的需求大……),需要考虑不同个体对营养需求的差异,给予不同的营养治疗方案,因此营养配比是否合理是影响营养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把匀浆膳制作好真的太复杂了,这次还要麻烦你们配制肠内营养粉剂,住院按上次的方案来吧,住院使用方便,营养状态也维持很好”
“每次病情不同,等下次化验结果出来再定营养治疗方案”。
根据肺部感染的营养需求,结合杨奶奶存在的贫血、低蛋白血症的问题,营养医师制定营养治疗方案,肠内营养配制室进行配制并送达病房供杨奶奶使用,在加强营养及抗感染治疗一段时间后,杨奶奶病情逐渐平稳。
出院前家属问:“明天要出院了,回家后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在院配制的胃肠营养制剂完全代替家里自制的食物匀浆,一来自己做做不好,二来时间安排上不允许,这次出院打算请个护工帮忙照顾,我也该回归工作了”
营养医师回答:“没问题”。
就这样,自杨奶奶第二次出院后,家属每半个月到营养门诊来一趟。目前,杨奶奶营养状态很好,自第二次出院后再也没有反复住院的情况,家属说,胃肠营养制剂让“不吃饭也能很好的活”不是奇迹,这是太省心啦!
肠内营养制剂的自白
听说你很好奇我的身份,告诉你吧,我是介于普通食品与药品之间,可以满足特殊的营养需求,帮助小主改善营养状况的特殊膳食用食品,简称“特膳食品”。为了各位小主能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我可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给予小主们最周全、精准、个体化的营养支持。需要营养支持的小主,找我没错!我是食字号的“肠内营养制剂”。
饮食要求都各有不同,例如:“胖少瘦多”、“糖尿病饮食要选择低GI食物”、“肾病患者要执行优质低蛋白饮食”、“胆囊炎要低脂饮食”、“吞咽障碍康复期要选择质地均匀、不易松散的糊状食物”……这些都是针对于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
作为满足特定人群需要的“特膳食品”,我也需要有满足小主特定营养需求的特征,例如高蛋白、低脂肪、高能量密度、高纤维等等。通常,营养医师会根据小主们的具体情况(例如:进食情况、疾病状态、个体营养需求等),对我们所含各类营养成分的种类、比例进行设定与调整,那确实是“量身打造”,因此虽然我们都有同样的名字,但我们又都是“独一无二”的,是符合个人需求的“特殊”的饭。
我和我的兄弟姐妹都在肠内营养配制室“诞生”,可以说,肠内营养配制室工作人员就是我们的“妈妈”,但我从未见过她的样子。她总是“全副武装”(帽子、口罩、手套,专用配制工衣),每天8:00-9:30、14:30-15:30,在完成配制环境消毒——更衣、个人清洁——按量称重、分装——粘贴营养标签等一系列操作后,我们便在洁净环境中被配制出来。紧接着,配送工作人员按着营养标签上的信息,把我派发给需要营养支持的小主,他可能是正在住院的患者,也可能是在营养门诊就诊,需要居家进行营养支持的患者。
疾病是复杂的,不同的生理状态、疾病状态下对营养的需求各不相同,例如:当心、肾功能不全,需要平衡出入量时,需要高能量密度的配方;高钾血症时需要低钾含量的配方;空肠喂养的患者需要短肽或氨基酸型配方;低蛋白血症的患者需要高蛋白配方……这些都体现出了营养治疗个体化的重要性,而我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不同个体对营养治疗的需求,帮助小主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这两年来,杨奶奶营养状况好,病情稳定,相比那些营养状况差、免疫低下常并发感染、压疮难以愈合需要反复入院的脑梗患者来说,杨奶奶有更多的时间能与家人在一起,可以坐着轮椅到公园享受温暖的阳光,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广场上人来人往的热闹,晚年生活质量更好、幸福感更高。入院次数的减少,降低了住院费用,家人也不需要频繁往返于单位、医院、家庭之间,有利于在工作、生活、赡养老人方面找到时间的平衡点。
作为脑血管病失能患者的“营养护卫”,我有这些优秀技能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比例符合脑血管病患者需求。
以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ω-3、ω-6 等多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
失能患者由于行动受限常伴便秘症状,摄入适当量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畅通大便。另外,对于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的控制也有帮助。
维生素A、C、 E,帮助调节机体免疫力。
维生素B12、B6和叶酸等降低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预防中风。
预防骨质疏松。
参考文献
[1]韩军花.中国特殊膳食用食品标准体系建设[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6,28(01):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29922—2013[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3]王拥军,赵性泉,王少石,冀瑞俊,王春雪.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卒中杂志,2020,15(06):681-68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脑卒中患者膳食指导(WS/T558-2017)
【营养医师曾瑶池】头条号、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自动回复指引:欢迎关注【营养医师曾瑶池】微信公众号!回复:肾病、糖尿病、肿瘤、痛风、高血同、骨质疏松、骨健康、血管钙化、减肥、体重管理、幽门螺旋杆菌、胃炎、胃溃疡、胃癌、儿童营养、妇幼营养、大众营养、手术、术科营养、膳食、药膳、肝病、吞咽、精神疾病、节气养生、食品安全、讲座,即可获得对应专题文章。转载/合作请联系0731zyc@163.com
编辑:曾瑶池
审核:宣传小组
校对: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