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在营养治疗期间,药物治疗方案未曾改变,这个因为关注“同型半胱氨酸”而带来的额外收获,让罗阿姨倍感惊喜,从此她便成了营养科的铁粉。
那么,慢性肾脏病与同型半胱氨酸之间是否存在着联系呢?它又是如何影响慢性肾脏病的呢?
同型半胱氨酸是许多慢性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或重要危险因素,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一样,是判定健康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我国,约有27.5%的人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1.高血压肾损害
长期不良的血压控制造成肾小球硬化、肾脏缺血,加快肾衰进程,而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正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当高血压出现早期肾脏损害时(如微量蛋白尿),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就会升高,且随着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增高,尿微量蛋白量也会增加。
2.糖尿病肾病
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大血管损伤和微血管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每增5μmol/L,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增加3.86倍。
3.终末期慢性肾脏病
同型半胱氨酸是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血同型半胱氨酸高于37.8μmol/L的肾透析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65%,而血同型半胱氨酸低于22.9μmol/L的生存率可以超过95%。
4.肾病综合征
血同型半胱氨酸产生的超氧化物可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干扰凝血因子活性,影响脂质代谢过程,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自身氧化,加重高凝倾向,促进血栓形成,增加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并发症。
其实慢性肾脏病患者无需视“豆”如敌,动物蛋白、大豆蛋白都是优质蛋白的来源。只要在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的前提下,适量选择含磷量适中及偏低的豆制品(如豆腐花、南豆腐、豆腐脑、豆腐干),不仅不会造成肾脏负担,还可以减少蛋氨酸的摄入,有利于同型半胱氨酸的控制。
至于“大豆制品导致尿酸高、痛风”的流言,听听就好,不必当真。
【营养医师曾瑶池】头条号、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自动回复指引:欢迎关注【营养医师曾瑶池】微信公众号!回复:肾病、糖尿病、肿瘤、痛风、高血同、骨质疏松、骨健康、血管钙化、减肥、体重管理、幽门螺旋杆菌、胃炎、胃溃疡、胃癌、儿童营养、妇幼营养、大众营养、手术、术科营养、膳食、药膳、肝病、吞咽、精神疾病、节气养生、食品安全、讲座,即可获得对应专题文章。 转载/合作请联系0731zy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