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颠覆传统,这样科学补钙既能预防骨质疏松,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肾结石(上)

曾瑶池医生 发布于2020-07-27 21:38 阅读量8372

本文由曾瑶池原创


 ↑↑↑点击跳转原文地址播放↑↑↑



一、沉默的老年杀手——骨质疏松

大家普遍认为,人老了理所当然会弯腰驼背、腰酸背痛,其实不然。有的老龄人风采依旧,身板硬朗,弯腰驼背的您很可能是得了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3大老年病之一,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最常见原因,那什么是骨质疏松呢?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质量受损及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因为前期症状不明显,常常被人们忽视,只有骨折时才被察觉,骨折后又极易发生再骨折,15%到33%的患者会在1年内死亡,所以骨质疏松被称为沉默的老年杀手。


二、如何自测是否患有骨质疏松?

1分钟自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0个问题的自测,只要其中一道题回答为“是”,那就证明您有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

10道测试题如下: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就伤到骨骼?
2.您的父母有没有过轻微碰撞就发生髋部骨折?
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
4.您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厘米?

5.您经常大量饮酒吗?

6.您每天吸烟超20支吗?
7.您经常患腹泻吗?
8.如果您是女士,是否在45岁以前就绝经了?
9.如果您是女士,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孕期除外)
10. 如果您是男士,是否患有阳痿或缺乏性欲等症状?


三、亚洲人如何自我筛查骨质疏松

亚洲人自我筛查骨质疏松的公式是:

(体重-年龄)×0.2=风险指数
结果判断:

  • 如果结果大于-1,就说明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比较低;

  • 如果结果小于-4,则说明是高风险,要赶紧去医院进行治疗;

  • 结果在-1和-4之间是中风险,最好也去医院咨询一下,看看有哪些最适合你的预防方法。

举例来说,一个65岁的人,体重58公斤,那他的骨质疏松风险指数就是(58-65)×0.2= -1.4,说明他处于中风险阶段。


四、我们为什么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因素和机理是多方面的:

  • 增龄造成的器官功能减退是主要原因。

  • 除内分泌因素外,多种细胞因子也影响骨代谢,降低成骨活性。钙、维生素D和维生素K2的摄入不足,皮肤中维生素D 原向维生素D 的转化不足,肾功减退,维生素D的羟化不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下降。

  • 肌肉衰退,对骨骼的应力剌激减少,对骨代谢调节障碍。

凡此种种,都影响骨代谢,使得成骨不足,破骨有余,骨丢失,骨结构损害,形成骨质疏松。


五、哪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加快骨质流失?

1.吃得太咸:体内的钙主要与钠一同通过尿液排出。盐吃多了,尿钠排出变多,尿钙排出也增加了,骨钙也更容易流失。

2.动得太少:骨组织的发育需要力学强度支撑。当人体的运动量不够时,我们的骨组织会自动降低骨量。

3.爱喝碳酸饮料:碳酸饮料中所含有的磷酸盐成分影响骨质的沉淀,从而对骨骼生长产生不良作用。

4.爱喝咖啡:每天饮用4杯以上咖啡会影响钙的吸收,每日消耗300毫克咖啡因,可能加速骨钙流失。


六、你为什么缺钙?

钙是维持骨骼、牙齿健康的关键营养素,还是人体生理活动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1.由于年龄的增长和激素含量的下降,人体内钙含量逐渐降低,如果钙摄入量不足,极易发生钙的缺乏,从而引发或加重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

2.我国居民膳食钙的主要来源为植物性食物,而植物性食物含有较多的草酸、植酸、磷酸,均可与钙形成难溶的盐类,阻碍钙的吸收。

3.钙摄入量不足2010~2012年膳食钙摄入状况分析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膳食钙的平均摄入量为344.2mg/d,仅达到推荐摄入量(1000 mg/d)的1/3,较2002年明显下降,也远远低于欧美国家。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数仅占1.19%。


七、如何正确通过营养途径补钙?

①建议调整膳食结构,增加奶类、豆类、鱼虾等食物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

②植酸、草酸、鞣酸可与钙结合为难溶性复合物,减少钙的吸收。缺乏奶制品的高纤维膳食,钙的吸收也受到影响,故补钙时不要与富含植酸、草酸、鞣酸、高纤维膳食同时进餐

补钙同时应注意促进钙吸收和钙代谢的维生素D、维生素K2的补充,以及微量营养素铁、锌的补充



营养科门诊

周一至周日都有出诊

(详见深圳市中医院或160预约挂号平台)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1号

营养科办公室电话:0755-23987176,内线2340

营养门诊电话:0755-88607543,内线2429


【营养医师曾瑶池】头条号、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自动回复指引:欢迎关注【营养医师曾瑶池】微信公众号!回复:肾病、糖尿病、肿瘤、痛风、高血同、骨质疏松、骨健康、血管钙化、减肥、体重管理、幽门螺旋杆菌、胃炎、胃溃疡、胃癌、儿童营养、妇幼营养、大众营养、手术、术科营养、膳食、药膳、肝病、吞咽精神疾病、节气养生、食品安全、讲座,即可获得对应专题文章。 转载/合作请联系0731zyc@163.com


编辑及审核:曾瑶池
校对: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