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量吃粗粮
不推荐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脂、减肥、减轻胰岛素抵抗。多数痛风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食用膳食纤维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进而改善痛风患者的整体代谢情况。但是,谷物糙皮中嘌呤含量相对较高,过多摄入对血尿酸控制不利。
建议:主食以细粮为主,可选择性地摄入嘌呤含量低的粗粮,如小米、玉米、高粱等。单纯的痛风患者,粗粮摄入量为每人每天50克为宜;伴有代谢综合征的痛风患者,粗粮摄入量可适当多些;对粗粮非常敏感的痛风患者,则要少吃或不吃。
富嘌呤蔬菜、豆制品不敢碰
可以适量
豆制品富含优质蛋白质、钙和大量植物化学物,以及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优点有助于改善代谢综合征,减轻炎症反应,预防和控制痛风发作。研究发现,富含嘌呤的蔬菜(莴笋、菠菜、蘑菇、菜花等)、豆类及豆制品与高尿酸及痛风发作无明显相关性。
建议:痛风患者选择豆类及豆制品的优先顺序是:豆腐>豆干>豆浆>整粒豆,摄入豆制品的当餐也应减少甚至不吃其他富嘌呤食物。对豆制品非常敏感的痛风患者来说,则应少吃或不吃。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
滴茶不沾
可以酌情
茶叶中含有茶叶碱,其代谢产物不会在关节处沉积,也不会形成痛风石。茶水呈弱碱性,适量饮用有助于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
建议:痛风患者可适量饮茶,但不要过量,也不宜饮浓茶,特别是不宜在痛风发作时饮用。
痛风缓解期也当“苦行僧”
没必要
过于严格控制嘌呤,容易引起“二次痛风”。“二次痛风”是指当过于严格控制嘌呤时,造成体内尿酸急剧下降,使得“甲”关节壁上的尿酸盐大量被释放到血液中,随血液涌入“乙”关节中,引发又一次痛风。这可能也是有的痛风患者再次痛风发作时,其尿酸水平并不高的原因。此外,痛风患者在痛风发作时,会严格控制饮食,不但嘌呤摄入明显减少,蛋白质摄入也不足。长期如此,有可能造成营养不良。
建议:在痛风缓解期可以少量摄入含嘌呤较高的食物。
迷信素食降尿酸
不科学
动物性食品是人体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摄入过少,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和机体抵抗力下降。要纠正长期以来形成的嘌呤代谢紊乱,并非几日素食所能改变。临床发现,尿酸正常的痛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于尿酸偏高的痛风患者,这可能就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的结果。
建议:摄入蛋白质要符合三个原则:均衡搭配原则:即动植物食物、多种食物搭配;不过多原则:蛋白质供能比应占总能量的11%~15%;不过少原则:即使痛风发作期也要保证每日最低蛋白质需要量的摄入。
一律禁食海产品
没必要
海产品包括动物性海产品和植物性海产品。海产品是否适合痛风患者食用,主要取决于嘌呤含量,同样是动物性海产品的海蜇和海参,其嘌呤含量分别只有9.3毫克/100克和4.2毫克/100克,比大多数青菜还要低。所以,痛风患者完全可以吃这些嘌呤含量低的海产品。海藻属于较低嘌呤食物,且富含膳食纤维,痛风患者适当食用对改善心脑血管相关并发症也有益处。
建议:海产品不应一律禁食,可选择食用嘌呤含量低的海产品。
尿液越“碱”越好
不正确
对于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患者,当尿液 pH 在 6.2~6.9 之间时(即碱化尿液),嘌呤代谢所产生的尿酸盐在该 pH 范围溶解度大,容易被溶解,因此可以促进尿酸盐结晶溶解和从尿液中排出。当尿液 pH<6.0 时,药物治疗同时需进行尿液碱化。
很多患者知道碱化尿液能够促进尿酸盐的排泄,甚至认为尿液pH 越高越好。显然,并不是尿液越“碱”越好,因为当 pH>7.0 时,反而容易形成草酸钙和磷酸盐类等其他结石。所以,在进行尿液碱化时要监控尿液pH,根据 pH 值来调整用药,降低由于尿液 pH过高引起的尿路结石风险。碱化尿液常用的碳酸氢钠主要不良反应为胀气、胃肠道不适,长期应用需警惕钠负荷过重及高血压。此外,碳酸氢钠对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等有破坏作用,长期服用可能引起代谢紊乱和坏血病、脚气病等维生素缺乏病。
营养科门诊
周一至周日都有出诊
(详见深圳市中医院或160预约挂号平台)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1号
营养科办公室电话:0755-23987176,内线2340
营养门诊电话:0755-88607543,内线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