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8种不良饮食习惯,预防胆结石

曾瑶池医生 发布于2019-02-18 22:40 阅读量6944

本文由曾瑶池原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胆结石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发现,其发病原因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合理的饮食习惯在防治胆结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饮食和饮水不卫生

生熟不分开、饭前饭后不洗手、饮食不洁和喝生水,这些会导致寄生虫、虫卵、细菌进入消化道后逆行进入胆囊,从而引起胆囊炎症。同时,炎性胆汁中钙含量增多、胆汁中有寄生虫残体、虫卵、胆囊中脱落的上皮细胞均有助于胆石的形成,促使胆固醇不断沉积。


措施:

(1)防止交叉污染:分类储存食物;烹饪时,生熟分开。

(2)饭前饭后洗手,按七步洗手法进行。

(3)肉类、海鲜加热烹饪。

(4)饮水尽量喝温开水。


2    长期饮酒

酒精能促使缩胆囊素的产生,增强胆囊收缩,使胆道括约肌不能及时松弛流出胆汁,从而引起胆结石或胆囊炎的急性发作或恶化。其次,长期饮酒会增加罹患酒精性肝病风险,一定程度上会引起胆汁淤积,导致胆囊炎症,胆汁排空延迟,胆汁滞留在胆囊中,浓缩时胆固醇析出。


措施:

(1)对于胆结石患者,应戒酒,补充维生素B族。

(2)对于预防胆结石,应限酒。如果不能避免饮酒,成人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image.png



3    长期高脂饮食

长期大量摄入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高脂肪食品和动物油、调和油将导致营养过剩,出现超重/肥胖;同时,膳食饱和脂肪酸会影响血脂水平,研究表明,血脂水平升高,尤其是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引发胆结石的重要因素,而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则与血清胆固醇升高有关。因肥胖且血脂高的患者,机体不能将过剩的胆固醇转化成胆汁酸,将以胆固醇形式储存在胆汁中,这是胆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措施:

(1)不同年龄段烹调油摄入量不同。2~3岁烹调油推荐摄入量为15~20g/d,4~10岁为20~25g/d,11岁以上为25~30g/d。

(2)选用富含优质脂肪如橄榄油、茶籽油、亚麻籽油、紫苏油等植物油作为烹调油。植物油有利于胆汁的排泄,可作为脂肪主要来源,但应均匀分配到各餐中。

(3)忌食油腻、煎、炸及含饱和脂肪多的食品,如肥肉、黄油、奶油等,食物烹饪时尽可能采用蒸、煮。


4     喜爱甜食

碳水化合物对胆囊刺激作用较小,适量摄取有利于糖原储备,具有节约蛋白质和保护肝脏功能。但高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精制糖和含糖饮料等简单糖类、过度加工的谷物摄入过多会导致超重/肥胖,葡萄糖转化脂肪酸和胆固醇的过程增强,易形成胆红素结石。



措施:

(1)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类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g。

(2)限制单糖,少喝含糖饮料,建议每天添加糖(如蔗糖、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的摄入不超过50g。

(3)超重/肥胖适当限制主食、甜食和糖类。


5     长期低脂饮食

众所周知,高脂饮食是胆结石的禁忌,人们通常会选择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但长期这样饮食会导致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营养失衡,引起脂类代谢异常,导致胆汁成分发生变化,易于形成胆色素结石。此外,长期低胆固醇饮食,会导致胆固醇摄入不足,而胆固醇是胆汁酸的前体,从而造成胆汁酸浓度降低,破坏了胆固醇、胆汁酸及磷脂三者正常比例,进而引起结石。



措施:

烹调油质和量按正常脂肪饮食措施执行,每日烹饪油25~30g。



6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膳食纤维能增加胆盐排泄,抑制肠内胆固醇的吸收,吸附肠道的胆汁酸,改善胆固醇代谢,具有利胆作用。同时促进肠道蠕动,加速肠道内产生的吲哚、粪臭素等有害物质的排泄,防止胆囊炎发作。此外,膳食纤维能改善便秘,而便秘是胆结石、胆囊炎发作的诱因,因而能降低胆结石形成的概率。



措施:

(1)建议我国成人(19~50岁)膳食纤维摄入量为25~30g/d,并鼓励每日至少全天谷物的1/3为全谷物食物,蔬菜水果摄入至少达到500g以上。

(2)14岁以下儿童膳食纤维摄入量按14g/1000kcal能量计算。

(3)膳食纤维主要来源是全谷物、豆类、水果、蔬菜、马铃薯,但精加工的谷类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较少。


7     节食减肥过速

肥胖可以导致很多疾病,如脂肪肝、糖尿病、胆结石,随着超重/肥胖人群的逐年增多,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减肥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人都走进了减肥误区,即在减肥过程中尽量少吃甚至不吃。研究表明,胆汁分泌需要食物刺激才能分泌至肠道中,如果食物摄入减少,分泌到肠道中胆汁也会减少,浓缩时胆固醇会析出,容易形成结石。



措施:

科学合理减肥,需要营养医师制定“个性化”减肥饮食方案,达到减肥不减营养的目的。



8    不吃早餐

肝脏分泌胆汁是连续的,产生的胆汁不能立即经胆道分泌至十二指肠,而是储存在胆囊中,在饮食刺激下周期性分泌至肠道促进消化吸收。不吃早餐,导致空腹时间过长,在没有食物刺激下,胆汁不能分泌到肠道,造成胆汁浓缩后成分发生变化,胆汁酸减少,而胆固醇含量不变,容易形成胆固醇结石。



措施:

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多餐能够刺激胆道分泌胆汁,保持胆道通畅,有利于胆道炎性物质引流,促进疾病康复。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