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水平衡的管理(二)

曾瑶池医生 发布于2018-05-18 22:45 阅读量7183

本文由曾瑶池原创


  水平衡的管理


01

限制食盐摄入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如无水肿或高血压症状,每日钠摄入量≤2克(食盐≤5克);出现水肿、高血压时,应控制每日钠摄入量0.81.2克(食盐2~3g);尿少,血钾升高时也应限制钠盐的摄入。5ml 酱油约含1g 盐, 建议自备控盐勺。



02

限制高钠食物




03

用天然调味品替代食盐



用新鲜的或干的带香味的菜和香料来替代食盐增加食物的美味,如葱、姜、蒜、醋、辣椒、花椒、大料、芥末等调味品,也可以用胡椒粉或柠檬汁增加食物的味道,有些蔬菜原味食用效果也很好,如芹菜、萝卜和黄瓜生食时的清香。



04

控制水摄入, 保持出入量平衡


透析患者水肿明显的,准确估算食物重量和含水量,常用食物含水量估算方法,如:

透析患者水的摄入量应每日500~800ml 为宜。

应改变认为饮水多点没关系,透析时可以多脱水的错误观点,因随着透析时间的增长和肾衰程度的加重,患者尿量会逐渐减少,当患者尿量还未减少时即应养成控制饮水量的习惯,以减轻发展到尿量减少阶段的控水难度。

血透患者饮水过多时,易致心脏负荷加重,并且导致患者在短暂的4h 透析时间内快速脱水,诱发心衰或低血压的发生,每两次血液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不超过5%(约2.5kg),血透患者每日饮水量=尿量+透析脱水量/透析间隔天数+500ml。腹透患者对水盐的控制不够重视,认为可以用高浓度透析液把水脱掉,殊不知使用高浓度透析液可致腹膜透析功能衰竭导致腹透失败,同时导致糖尿病腹透患者的血糖升高,加重病情。腹透患者出量=前一天的尿量+超滤量+500ml(人体不显性失水)入量=前一天的饮食含水量,患者每日出入量达到平衡。



05

适量运动,促进排汗



患者感觉微微的出汗大约有100ml 水排出;衣服有些潮湿大约有300ml 的汗液排出;大汗淋漓、浸透了衣服大约有1000ml 汗液排出。透析患者应适当增加运动量来促进汗液的排出。每个透析患者均应准确计算饮水量、尿量和超滤量。



06

减轻口渴的窍门



07

防止过度脱水



若透析过程中出现头晕、出虚汗症状时应及时测量血压,若偏低可以适当饮用咸汤、温热的牛奶等饮品以使血压及时回升减轻不适感,同时减少腹透超滤量和血透脱水量,防止再次出现低血压症状。


08

正确选择代盐产品


代盐品种繁多,如低钠盐、精盐、无盐酱油、低钠酱油等。低钠盐中大约有1/4 的是钾盐,而且很多人往往因口味浓而需加更多的低钠盐。

低钠盐适合血钾正常的高血压透析患者使用,但是对于血液透析病人、腹膜透析高血钾病人、以及慢性肾功不全病人是不适合的,因为会导致高血钾的发生,重者会引起心跳骤停。当腹透患者并发低血钾时可以食用低钠盐,但要经常复查血钾的水平。普通精盐适合肾病患者使用,注意控制摄入量即可。

09

血透时大量饮水和进餐对健康无益


因为大量饮水和进餐后胃部血流加大,周围血管供血不足,导致抽筋、低血压、呕吐等;并且胃内大量水和食物不能很快被吸收入血,进入体内的水、钾和磷等物质不能被很好清除。当然在透析时少量进食点心、肾病专用食品是鼓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