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在我国,因喝酒引起的酒精肝等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正因如此,不少解酒药在宣传上都突出了“护肝”的概念,“解酒护肝茶”、“解酒护肝片”等应运而生。许多经常需要应酬的人都尝试过“解酒护肝”产品,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缓解肝脏的负担。曾医生,请您给大家说说饮酒的危害,还有用“解酒药”这一招到底管不管用吧?
曾医生:适量饮用一些低度酒,如啤酒、黄酒、葡萄酒等,对身体或许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辅助养生的效果;然而酒在给人类带来欢娱的同时,如果不加节制地饮用,则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引起一些社会问题。
过量饮酒必伤身
快速大量饮酒可引起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精细运动能力受损、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睡、昏迷、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
长期过量饮酒则会损伤肝、胃、脾等内脏器官,有可能导致精神障碍、胃溃疡、脂肪肝、酒精性肝炎以及肝硬化等疾病。
“解酒护肝”别当真
长期过量喝酒必然伤肝。肝脏受损是不可逆的,目前任何一种药物都无法使之复原。因此,只有“戒酒护肝”之说,而没有“解酒护肝”法。“解酒护肝”的概念或许只是迎合了长期过量饮酒者的心理需要而已。“解酒护肝”产品多采用中药配方,但根据中医理论,护肝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对证。有的人是肝阴虚,有的人是肝火旺,用药是不一样的。而很多这类产品在其宣传介绍上却标注着“适合各类肝损伤人群”,适用人群如此广泛,恰恰说明它不可能有药用治疗的作用。
“预防醉酒”有方法
预防醉酒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食用富含油质的食物,如红烧肉、肘子等,食物中的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
或饮用牛奶,利用乳制品与酒精混合后,会促使蛋白质凝固沉积,在胃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酒精在胃内的进一步吸收,减轻醉酒程度。同时乳制品中钙含量丰富,可有效缓解酒后烦躁。
千万不要空腹喝酒或将汽水、苏打水和酒一起饮用,这将会使胃部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加快酒精的吸收速度,使肝脏来不及解毒,酒精浓度升高而导致醉酒。浓茶和咖啡虽然有一定的兴奋和醒脑作用,但咖啡和茶碱的利尿作用可能加重急性酒精中毒时机体的失水,而且对肾脏有毒性。咖啡和茶碱的兴奋性可加重心脏负担及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用咖啡和茶解酒并不合适。建议饮用蜂蜜,因为蜂蜜中的特殊果糖可有效分解和吸收酒精,从而起到快速醒酒的作用,消除酒后头痛、头晕现象。
“长期饮酒”需当心
长期过量饮酒的人,如果发生呕吐、右上腹疼痛,或者有黄疸、发烧等症状,并且发现肝肿大时,就得注意是不是急性酒精性肝炎。如果发现腹部逐渐肿大,下肢有水肿,面部逐渐变瘦、发黄,就得注意是否已经有酒精性肝硬化了。有时候一个全无症状的人,其肝组织也可能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倾向。因此,长期饮酒的人要注意定期接受肝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