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吃麦片,为何还控制不好血糖?

曾瑶池医生 发布于2018-03-14 22:21 阅读量7728

本文由曾瑶池原创


背景

临床医生:曾医生,我有一个病人,常规进行降糖治疗,可是血糖还是控制很不好,一定是饮食出了问题,麻烦您过来指导指导吧。医生满脸无赖。

病人:不是都说燕麦降糖效果好吗?我每天都吃麦片啊,为啥血糖一直这么高呢?患者茫然不解。

曾医生:上述情况几乎在我每天的营养诊疗工作中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一直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存在呢?而且还那么根深蒂固,还不因为我的努力有所改观,真是揪心啊。


42818043_high_res_comp.jpg


燕麦的“健康名气”看来深入人心,来到超市的加工食品专柜,各种以“快煮”、“免煮”、“即食”、“营养”、“五谷”冠名的麦片不少于二十种。面对这些琳琅满目的品种,如何选择?咱们不妨根据营养价值给它们排排序。

快煮麦片营养较好快煮的燕麦片,是燕麦粒没经打碎,而是直接切成薄片。这种燕麦片需要烹煮,因为也经过烘烤,烹调时间比生燕麦要短。这种燕麦片一般没有添加物,但因经过加工,营养也会损失一点。
免煮麦片营养其次免煮燕麦片,是将燕麦经过烘烤等工序以后,打碎成小片。这样用开水冲泡三五分钟就能吃,很适合快节奏的现代人。这种燕麦片成分大多是纯燕麦,但经过加工后,其营养成分、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会损失一些。
营养麦片最不营养我数了数,超市最多的是速溶的所谓“营养麦片”。一般是小包装,燕麦成分很少,糖分、奶精、植脂末等添加剂却很多,不仅增加了额外热量,还不利于健康,最好少吃。

偌大一个超市,难道没有我要推荐给糖友们的那个“它”?不可能啊,即将到来的第三届“全民营养周”的主题就是“全谷物,营养+,开启营养健康谷物新时代”。我自信地来到了粮油专柜,终于找到了我要的那个“它”——燕麦粒。相比上述品种五花八门、包装精美有加的加工麦片,这款原汁原味的燕麦粒是全超市的唯一,包装简陋,真空密闭。

燕麦粒营养最好口感最好,营养充分保留。建议将生燕麦粒先用冷水泡上30分钟,再和米饭一起煮,煮出来的饭很有嚼头。这种用燕麦粒煮出来的燕麦饭,需要更长的消化时间,引起血糖上升的速度很慢,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和其他需要控制热量的人群食用吃。

延伸阅读粗”粮不要细作  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出发,控制粮食碾磨的精细程度非常关键。以面包为例,白面包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为70,但掺入75%~80%大麦粒的面包为34。建议:提倡用粗制粉或带碎谷粒制成的面包代替精白面包;⑵能吃硬饭就不要煮成软饭能吃饭就不喝粥食物的软硬、生烹、稀稠、颗粒大小对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都有影响。因此,除非营养治疗的特殊需要外,谷类煮熟必需经过长时间高温。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水分多,糊化就越好,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也越高,越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能混合就不要单一如一般的小麦面条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为81.6,强化蛋白质的意大利细面条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为37,加鸡蛋的小麦扁面条为55。典型的意大利通心粉用含蛋白质高的硬粒小麦颗粒粉制成,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仅46。饺子是北方常用食物,蛋白质、纤维都高,也是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