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出院后,通常要定期复诊和继续进行康复治疗,有时需要坚持数年之久。事实上,医师接触患者的时间并不多,即使是每天1次,每次的治疗平均也不过1小时,除非住院就医。可见,患者绝大部分时间要由家人照顾。要取得最好疗效,达到祛除疾病、恢复健康的最终目的,患者与家属必须积极参与,不能仅靠医师的几根针或几片药。患者和家属的责任就是配合医师,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事情:家庭护理,心理调适,自疗康复,全面保健。
A-b1“家庭护理”
合理的家庭护理,对减轻患者的并发症,常起到决定性的效用。如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打背部及腰骶部,可以减少肺部分泌物,改善呼吸道通畅和腰骶部血液循环,防止压疮的发生。根据近年的报道,压疮是导致截瘫患者,尤其是高位截瘫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对瘫痪、昏迷、中风后遗症患者等,必须定时帮患者做翻身动作。除了翻身外,可用虚掌轻柔均匀地拍打背、腰、骶部。在拍打的同时,患者配合深呼吸与咳嗽动作。每次拍打10~15分钟左右,每日2~4次。若患者能自己翻身活动,则尽量鼓励患者自己翻身,改变体位,以防止肺部感染和产生压疮。
很多脊髓炎或外伤的患者不能自主控制小便,需要定时导尿,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因此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以清洁尿路,并注意会阴清洁,防止交叉感染。同时,训练患者定时坐便盆排泄小便,做膀胱导引,切勿使间歇导尿或保留导尿成为永久措施。
对有排便功能障碍的患者,要设法促使排便功能恢复正常。若有习惯性便秘,首先要改变饮食结构,多吃低脂肪、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及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等,并给予足够水分。固定排便时间,并配合腹部按摩。必要时应用通便药物或灌肠。对瘫痪患者采用上述方法外,尚要坚持做自主大便功能训练,每天至少定时进行1次。
枕骨粗隆、肩胛部、髋部、骶尾部、足跟部等骨骼突出处易发生压疮。应用软枕或海绵垫保护骨隆突处,每3~3小时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床铺经常保持干燥清洁,定时温水澡按摩,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对瘫痪患者每日施行四肢向心性按摩,每次20~30分钟,以促进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更重要的是,保持肢体在正常的功能位置上,是保证肢体功能顺利康复的前提。例如,仰卧或侧卧时,头抬高15°~30°。下肢膝关节略屈,足与小腿保持90°,脚尖向正上。上肢前臂呈半屈曲状态,可手握一布卷或圆形物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