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疝气是一种儿童最常见的手术病症,是婴儿出生后,由于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等脏器进入鞘状突而造成的。包括腹股沟疝及脐疝,发病率男性婴儿多于女性婴儿。疝气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安全的疾病,而且一旦形成,几乎不会自行消失。相反,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危害:
1、发生疝气内容物嵌顿,即嵌顿疝,它是令患儿最痛苦和危害较大的一种并发症。发生嵌顿疝通常由两个因素引起。第一个因素是疝的内口小,疝出的肠管不能自行回纳;
第二个因素是疝出的内容物多,在疝囊内停留过久,相互挤压后,组织发生水肿,肠管就不能回纳腹腔,或者疝出的肠管内的粪便有异常改变,就会造成嵌顿。女婴疝气,常为卵巢附件疝出,卵巢疝出后,最容易发生嵌顿。
疝出的组织一旦发生嵌顿,就有发生肠管坏死和穿孔的可能,随之而来,患儿就会产生腹痛、呕吐和发热等一系列肠梗阻的症状。当然,不是每一个疝气的患儿都会发生嵌顿疝。
2、“小疝”变“大疝”:初发疝,固然因为疝口小,疝出的内容物少,疝也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患儿的疝口会逐渐变大,疝出的组织逐渐增多,
“小疝”就会变成了“大疝”。平时我们所看到的如拳头样大小的疝,并不鲜见。不过,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其认识和保健意识提高,治疗时间提前,现在所看到如儿头样大小的疝块已变罕见了。
3、难复疝尤其是嵌顿疝发生时,疝囊旁的精索血管会严重受压,可引起该侧睾丸血供不足甚至缺血,导致睾丸萎缩,临床上因嵌顿疝导致睾丸萎缩的病例约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