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出现

王智勇医生 发布于2020-10-18 22:06 阅读量7543

本文由王智勇原创

3个月的平平一出生就被发现哭闹时左侧阴囊会出现一个巨大的包块,随着月龄的增加,包块越来越大,尤其是哭闹时,有两个拳头大小,睡着后包块会慢慢缩小。在当地医院就诊后诊断为腹股沟斜疝,医生建议年龄大一点再说。但随后的一次感冒导致孩子哭闹较平时增多,几天后出现了反复呕吐、腹胀,此时家长发现左侧阴囊包块再也没缩小过,而且逐渐变红,触痛十分明显,急诊来到我院。经过检查,明确了呕吐的原因是疝气嵌顿了,入院后急诊做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术中看到嵌顿的肠管已经严重水肿,再拖延可能就坏死了,此外睾丸的血运明显减少,幸好及时手术没有导致进一步坏死。 

                                                 

6个月的女孩淘淘在出生3个月被发现哭闹时、排便时右侧腹股沟鼓起一个包块,有时拉完臭臭就自己消失了,有时要很久才消失,于当地医院就诊后诊断腹股沟斜疝,医生还是建议等年龄大了再观察,9月份的一天,孩子右侧腹股沟的包块再次出现,并长时间没有回去,平时陪伴孩子的爷爷、奶奶觉得孩子吃的好、拉得好,除了有些哭闹没什么异常,就一直在家里观察,一直观察了2周,包块还没有消失,而且越变越大,孩子的家长得知后急忙带来儿童医院就诊,此时孩子的疝气已经嵌顿了10余天,急诊手术中看到疝气嵌顿的是右侧卵巢,已经肿大、发黑、坏死,像一颗核桃大小又黑又硬的石头,没有一丝血运,无奈只能切除,孩子的家长为没能提前治疗疝气悔恨不已。 

5岁的小军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出生后3个月就诊断为左侧腹股沟斜疝,看了很多医生都建议5岁以后再手术,所以孩子家长一直等到了5岁,孩子平时跑跳比较多,经常跑跳后说阴囊疼痛,家长一看疝气掉下来了,就立刻让孩子平躺,有时候1个小时,有时更长包块才逐渐消失。孩子5岁时来我院门诊就诊,此时发现孩子左侧阴囊内睾丸已经明显缩小,很显然这与孩子左侧阴囊反复出现的疝气密切相关,掉出来的肠管长期压迫了这一侧的睾丸及精索血管,导致血运障碍,进而出现了睾丸萎缩,此时即使做了疝气手术也不能逆转睾丸萎缩的情况,直接导致该侧睾丸生精功能严重下降。 

以上三个病例均来源于我院临床工作中的真实病例,不难看出,反复出现的疝气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影响的,有些是因为嵌顿出现严重并发症来到医院才发现,有些虽然没有嵌顿但也存在潜在的危害。 

腹股沟斜疝是最常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90%,占腹股沟疝的95%,腹股沟斜疝病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的发病原因为腹膜鞘状突未闭,后者的发病原因除了腹股沟区先天性缺损外,还有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发育不全,儿童腹股沟斜疝的病因均为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合,部分孩子同时合并腹壁肌肉发育不良,腹股沟斜疝会引起精索及睾丸损害,从而导致睾丸萎缩,或疝内容物嵌顿,导致疝内容物坏死,故一经发现,需立即治疗。目前对儿童的腹股沟斜疝也存在一些保守治疗方法,如疝带疗法,注射疗法、中医疗法,这些方法疗效不确切,部分方法的并发症较多(如输精管损伤),也给后期手术带来困难,因此青少年腹股沟斜疝一般不选择保守治疗。目前微创的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儿童疝气最适宜的手术方式,我院每年行腹腔镜疝气手术达6000多例。

年龄越小,腹腔空间相对越小,增加了手术难度,因此很多成人医院均建议长大后再行手术,但随着新生儿腹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新生儿、小婴儿的腹腔镜疝气手术已经十分成熟,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此外疝气手术对于双侧斜疝及隐匿型疝气有天然的优势。 对于反复出现的疝气,我们建议家属尽早积极手术治疗,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婴幼儿做了疝气手术,术后疼痛明显没有年长儿明显,饮食等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因此,早期的微创手术可以完美解决了孩子疝气的困扰,希望家长充分了解疝气的危害,避免再出现睾丸坏死、萎缩、肠坏死、卵巢坏死的悲剧。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