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要不要手术?

张晓忠医生 发布于2019-03-21 18:01 阅读量6984

本文由张晓忠原创


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统称为鞘状突畸形,均是由腹股沟区的腹膜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未闭合、完整腹腔的下面残留了一个“洞”,导致肠管、网膜、卵巢或腹水进“洞”了。  

当家长发现患儿腹股沟区或双侧阴囊不明原因肿大,应考虑腹股沟斜疝或鞘膜积液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方式。

 

那么什么时候手术比较合适呢?

对于腹股沟斜疝,因为容易出现嵌顿,尤其是小婴儿,发生嵌顿发现治疗不及时导致嵌顿肠管、同侧睾丸缺血甚至坏死等严重后果,原则上一经确诊后应尽早手术。但是我建议:如果不是经常有腹腔内容物疝出的1岁以内患儿,可暂时观察;超过1岁仍未自愈的可考虑尽早手术;如果频繁的有腹腔内容物疝出,一般建议6个月后即可考虑手术;如果反复出现嵌顿的患儿则无年龄限制,尽早手术治疗。

对于鞘膜积液如果积液体积不大,张力不高,不急于手术治疗,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儿,尚有自行消退的可能。如果张力高,则建议尽早手术,不受年龄限制。超过2岁尚未自愈的鞘膜积液建议尽早手术,减少对身体的不良的影响。

没有手术前家长需要注意些什么事情?

腹股沟斜疝患儿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腹股沟斜疝是否发生嵌顿了。需要提醒家长的是,患有该病的孩子莫名的哭闹、烦躁时,要有“是不是腹股沟斜疝发生了嵌顿?”的考虑,注意细心观察,自己拿不准时一定要到医院就诊,让医生来判断。

什么是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嵌顿就是指腹腔脏器(多数是肠管,女孩子可为卵巢)进入疝囊后被内环口卡住而不能自行回到腹腔。如果嵌顿发现、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嵌顿肠管、同侧睾丸缺血、坏死、甚至肠穿孔、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导致危急生命等严重后果。当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时,腹股沟或阴囊处的包块不能自行消失,摸起来肿硬,伴有疼痛,孩子哭闹不安。如果嵌顿物为肠管,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不放屁大便、甚至血便。

有许多医生推荐4-5岁以后做,为什么?

以前小儿外科、小儿麻醉均不发达,医生鉴于安全,建议晚些手术。如今医学技术进步较快,并且该病长期不治对患儿健康存在隐患,现多建议早治疗为妥。

手术有风险吗?是100%安全吗?

手术和麻醉都是有风险的,但是对于该病风险较低。医生无法保证100%的安全,因为没有任何事情可以保证100%的结果。

手术必须全麻吗?全麻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智力?

婴幼儿因为无自控能力,所以基本绝大多数手术都要通过全身麻醉的方式下实施。儿童的腹腔镜微创手术要求建立气腹,更需要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该方式其实安全可靠,而且麻醉时间很短,对患儿身体、智力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具体麻醉情况手术前会有专业麻醉医师进行解答交流。

手术后会复发吗?

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手术的复发率在0.8~1%左右,个别复发的病例需要二次手术治疗。

手术后注意事项?

由于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的发生都是腹壁薄弱及腹部压力过高造成的,因此手术后2-3月内严禁长时间运动、跑步、跳绳等,避免感冒咳嗽,保持大便通畅。

我家的女孩为什么也有腹股沟斜疝?

女孩仍然可以发生该病,但是发病率明显低于男孩,相对于男孩,女孩更应积极治疗,因为如果嵌顿物为卵巢,疼痛感不明显,不宜察觉,容易导致卵巢缺血坏死,而影响孩子以后生育。

很多医生推荐用疝气带,可以吗?

疝气带适合暂时无法做手术、而且反复出现嵌顿的孩子,它的原理只是临时的将内环口处缺损用带子压住,并不能将腹股沟斜疝根治,而且小婴儿用疝气带容易出现皮肤卡压、睾丸萎缩等不良后果,外科医生不建议用,而是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