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肾积水,留还是流?

张晓忠医生 发布于2019-03-20 15:03 阅读量7148

本文由张晓忠原创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产前检查的普及,发现胎儿肾积水的孕妇越来越多,给原本欢天喜地的家庭带来无限的烦恼,我们该怎么办?流还是留?要的话担心今后的生活质量不好如何能面对这竞争激烈的世界,不要吧又舍不得,好不容易才怀上,毕竟是亲生的骨肉,好难抉择……..

好吧!我来替你们分析一下,然后你们再做决定!

先来一颗定心丸,绝大多数(大于75%)胎儿肾积水是不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的!是否手术、什么时候手术要根据动态的观察(B超为主)来决定。

下面给准妈妈们详细介绍一下胎儿肾积水的一些知识:

1、什么是肾积水?

肾脏负责产生尿液,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负责运输,尿液产生后会经过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进入输尿管,流入膀胱经尿道排出。

尿液一路经过的各处驿站,就是医生常说的泌尿系统。如果沿途有任何一处设了“关卡”,尿液不能顺利的排出,就会在肾脏淤积。

就像吹气球一样,气越多气球越大,皮儿就越薄;同理,尿液越多肾脏就撑得越大,肾脏就会变薄,最后做B超就会发现肾脏积水。

2、肾积水的病因?

生理性肾积水:生后肾积水可自行缓解。胎儿肾积水大多数为生理性积水,占全部胎儿肾积水的53.0%-74.3%,其原因可能与早期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自然弯曲、折叠造成的相对狭窄而导致肾盂、肾盏扩张有关,随着生长发育、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伸直、折叠消失可自愈。

病理性肾积水:肾积水加重或引起肾功能损害。最常见的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发病率约24.0%-44.5%。其次为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病率为13.2%-24.0%,其他原因有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梗阻或巨输尿管,发病率为4.6%-8.9%以及后尿道瓣膜或尿道闭锁(发病率为1.0%-8.9%),而异位输尿管、重复肾、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等则占较小比重。

临床上我们也发现部分患儿父母亲有肾积水,BB有肾积水的病例,说明该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也有兄弟姐妹多人中仅有一人有肾积水。

3、产前诊断发现肾积水,留还是流?

产检发现的胎儿肾积水,有95%以上的胎儿出生后都是可以治好的。有些准妈妈因为胎儿肾积水就做引产,实在是不理智的选择。

产检时发现胎儿肾积水,在孩子没出生的这段时间,准妈妈只要规律产检就行,定期做B超监测肾积水的程度。

一般单侧肾积水或者双侧肾盂扩张得不厉害,同时又没有羊水减少的情况,这样的孩子出生后经过治疗,都是会好的,家长不必太担心。假如在产检过程中发现胎儿肾盂扩张得越来越大,肾皮质越来越薄,就说明肾积水越来越重了,就要及时到小儿外科就诊,寻求治疗方法。

4、肾积水的程度

一般分为轻中重3类 

5、如何处理?

超声检查是肾积水的重要检查手段,没有放射性伤害。在怀孕期间和生后都可以重复进行,它可以明确有没有肾积水及肾积水的程度。一般在出生后48小时应做超声检查,以后1-3月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决定复查时间及频次。必要时需行同位素肾图(ECT)或核磁共振水成像检查(MRU)进一步明确诊断。

是否需要提前剖腹产,我们认为是否剖腹产应根据产科医生的意见为主,不应考虑肾积水的因素。

6、那些情况需要手术?

一般的积水程度达到三级或四级是需要手术的。对于肾积水进行性加重,或者是分肾功能进行性降低,或者是反复发生尿路感染,或者是大孩子伴有腰腹部疼痛,或者是继发结石等情况,要考虑手术治疗。没有年龄的限制,最小可以出生后几天就手术治疗,一般都在3月以后进行手术。

 7、手术方式有那些?

部分严重的肾积水患儿,出生后积水仍进行性加重,皮质较薄,ECT检查提示肾功能仅有10%左右,一般需要先行肾造瘘术,术后注意观察尿量及皮质恢复的情况,若恢复较好,则行肾盂输尿管整形术,若肾功能恢复不满意则行患肾切除术(极少数)。

小孩子肾积水手术,通常都需要全身麻醉。麻醉有一定的风险性,通常还是比较安全的。

肾积水手术简单的说有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是经腹部横切口或者是直切口,采用离断式肾盂输尿管吻合方式,留置内支架管引流;目前还可以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可以达到开放手术相同的疗效,创伤较小。上述两种手术后1-3个月均需要膀胱镜下拔除内支架管。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