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肾小球肾炎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1)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相关表现
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所致,如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皮肤变薄、痤疮、多毛、紫纹、浮肿;低血钾、高血压、高血糖等。停药后多可自行消退。
(2)诱发或加重感染
因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机体防御功能所致。长期应用常可诱发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病灶扩散。比如使原来静止的结核病灶扩散、恶化或乙肝病毒爆发等。
(3)可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4)可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5)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等
与激素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及增加钙、磷排泄有关。长期应用可引起骨质疏松,甚至骨无菌性坏死。因抑制生长素分泌和造成负氮平衡,还可影响生长发育。
(6)精神症状
22. 肾小球肾炎使用糖皮质激素相关注意事项?
(1)长期应用的病人,可以抑制机体自身肾上腺功能;若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如果病情允许,尽可能晨起时服用药物,可以减少抑制作用。
(2)反跳现象,若病情尚未完全控制或病人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可致原发病的复发或恶化。需加大剂量再行治疗,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渐减量、停药。
(3)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将酌情给于补钾、补钙、保护胃粘膜等药物以减少低血钾、骨质疏松及胃肠道副作用的发生。同时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常规、电解质及骨密度等,必要时采取对症治疗。
23. 常见肾小球肾炎的免疫抑制剂有哪些?
在肾脏疾病中常用到的免疫抑制剂有:
环磷酰胺(CTX);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FK506);
吗替麦考酚酯(MMF);
硫唑嘌呤;
来氟米特;
雷公藤;
羟氯喹;
24. 肾小球肾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常见副作用有哪些?
(1)骨髓抑制(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2)发热、皮疹、恶心、诱发或加重机会感染;
(3)因免疫抑制剂抑制机体防御反应,加之基础病(如本身有潜伏结核)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机体对多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下降。很易造成各种感染,患者感染的现象会明显增多,特别是结核,肝炎等细菌病毒感染。
(4)胰腺炎;
(5)肝肾毒性等;
(6)少见副作用有超敏反应(主要表现有高热和全身不适)、斑丘疹、血管炎、关节痛、肌痛等;
(7)淋巴瘤及其他肿瘤发生风险增高等。
25. 如何看待肾小球肾炎治疗药物的副作用?
很多患者闻「激素」而色变,尤其在听到药物众多严重的副作用以后,而对治疗犹豫不定。尤其是本身症状并不明显的患者。这需要医患双方充分的沟通。
疾病已经存在,损伤已经形成,这是无法更改的前提。每一次治疗决策,都是一次利弊权衡,有多少获益可能,冒多大风险,不可能预知结局,每一次都是赌博。而每一种弊端,在各人眼中占多大的权重,其实因人而异。比如糖皮质激素导致的容貌改变,在医生看来也许并不是十分严重的副作用,但对于部分个体而言,也许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情绪。没人可以替他人做决定。所以,充分的沟通,充分的理解是制定治疗决策的基础。
26. 肾小球肾炎能治愈吗?
不同的肾小球肾炎,甚至同一类型的肾小球肾炎,都可能拥有完全不同的临床结局。
部分肾小球肾炎可以自愈。比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大多数预后良好,一般在数月内自趋痊愈;某些「神药」就是利用了这一点。而部分过敏性紫癜肾炎则可以反复发作,同样可以反复「自愈」。部分不具有高危因素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也有推荐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可以长达半年),也可能获得自然缓解。
部分患者则可以在应用药物,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其缓解的比例,根据年龄,病理类型,治疗方案不同而各不相同。其中的部分患者将在缓解的数月或数年后再次复查。反反复复,迁延不愈。
而部分患者,在应用各种药物后仍可能得不到缓解。
或快,或慢,控制不佳的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在数月,或者数十年后,肾功能逐渐损害,衰竭,而进入肾脏衰竭期,需要肾脏替代治疗。
27. 得了肾小球肾炎用抗生素有效吗?
总是有患者诊断肾小球肾炎后要求用「青霉素」等「消炎药」。这是源于人们对「炎症」以及「消炎」的误解。
「炎症」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细菌「感染」仅仅只是引起「炎症」的其中一种原因。只是因为「感染」总是伴随着「炎症」反应,比如「肺炎」,「肠炎」;同时,「炎症」也会引起「发热」等不舒服的体验。久而久之,「炎症」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成了「感染」的代名词。「肾小球肾炎」,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称呼,并不是所有的肾小球肾炎都是「炎症」过程;即便是「炎症」,也并不是「感染」引起的「炎症」。因此,除非与「感染」密切相关的肾小球肾炎,同时仍有「感染」活动的表现,才可以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对治疗肾小球肾炎无效。
28. 肾小球肾炎会影响男性的生育功能吗?
一般不会;如果肾病综合征,或者肾功能不全可能会影响性欲和受孕机会。对女性影响大些。
29. 肾小球肾炎患者能怀孕吗?
对有生育潜力的女性患者,必须考虑妊娠的意愿和风险。妊娠及分娩过程,有可能影响肾脏疾病;反过来,基础肾脏病也可以影响妊娠,导致各种病理妊娠发生,甚至影响胎儿。没有十分充足的临床证据来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虑血压控制情况,尿蛋白控制情况,肾功能是否损害以及病理类型等方面。一般而言,能够妊娠的条件应为:
(1)血压正常;
(2)肾功能正常;
(3)没有大量蛋白尿特别是肾病综合征范围蛋白尿;
(4)肾脏病理类型较轻,没有明显的小管间质病变和血管病变。
同时需要加强监测,一旦出现肾功能急剧下降,血压升高难以控制,大量蛋白尿不减少甚至增加等情况,必须当机立断,权衡利弊,及时终止妊娠。
同时需要关注相关治疗药物,比如 ACEI/ARB 以及部分免疫抑制剂。
30. 肾小球肾炎患者饮食需要注意哪些?
如果患者尿蛋白明显,饮食上需要注意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蛋白的摄入,同时摄入人体利用度高的蛋白质,即所谓「优质蛋白」,比如鸡蛋白,牛奶,瘦肉等。不能抱着「丢了就要补回来」的心态;滤网没修好,吃得越多,漏出的也会越多;而漏得多,肾脏的负担也会越大。
如果患者水肿明显,饮食上需要严格限盐,过量盐的摄入将加重水钠潴留,同时影响血压控制。
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目标包括保持肾脏功能正常,或者延缓肾功能下降的速度;因此饮食上也需要关注引起肾脏损伤的其他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等,因此相应地需要关注低盐,低糖,低嘌呤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