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什么是肾小球?
肾小球就是毛细血管盘绕而成的血管球,血管球外层包绕了膜。血流通过这些毛细血管时,多余的水份和小分子的代谢垃圾就会被这层膜滤过,进入血管外的膜所形成的囊中,构成「原尿」;而有用的细胞,大分子蛋白等会被这层膜挡在血液中。就像一张过滤网,清洗着我们的血液。这个球状的结构,就被称为「肾小球」。「肾小球」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人类的每个肾脏大约有二十三万至一百八十万个肾小球。
2. 什么是肾小球肾炎?
严谨的提法应该是「肾小球疾病」。是上述的肾小球结构,在形态和(或)功能上受到损伤的一类疾病的统称。它可以由多种病因和多种发病机制引起,病理类型各异,而临床表现又常有重叠。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发生障碍,可能导致不该丢失的蛋白和红细胞漏至尿液中;需要清除的多余的水和毒素潴留,引起酸碱平衡、高血压以及水肿。
如果有诊断明确的其他疾病,影响肾脏,造成肾小球的损伤,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肾脏损伤,称之为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果找不到明确的其他疾病,则称之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3. 得肾小球肾炎的人多吗?
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大于 18 岁成年人中,慢性肾脏病患者约为 10.8%,大约 9 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慢性肾脏病患者。而在中国,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引起慢性肾脏病的首要原因。
4. 什么时候应该警惕肾小球肾炎?
(1)小便异常:小便中有大量泡沫,且经久不散;尿色加深,酱油色或者血尿;夜间小便次数增多;
(2)水肿:颜面部或者双下肢肿胀,按下有坑;
(3)高血压:没有特殊家族史的年轻高血压患者,或者原本控制良好的血压突然变化,或者需要多种降压药联合才能控制的高血压患者,都应该警惕肾脏疾病;
(4)不明原因的贫血,以及因为贫血引起的苍白、乏力、胸闷;
而多数肾小球肾炎患者在起病的时候,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体征,没有任何不适。因此,肾小球疾病的发现,很多时候依赖常规体检。推荐每年的常规体检应该包含尿检项目。
5.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分为哪几种?
根据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可以归纳为 5 种类型: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小球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6. 什么是急性肾小球肾炎?
即平时常说的急性肾炎。起病急,病程多在 3 个月以内,病情轻重不一。一般表现有血尿(肉眼可见或者仅在显微镜下可见),蛋白尿,管型尿。常有高血压以及水钠潴留症状(比如水肿)。可以有一过性的肾功能损伤。
7. 什么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起病急,病情重,进展迅速。一般有明显的水肿、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也常有高血压以及迅速发展的贫血,可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脏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可出现少尿或无尿。如病情未能及时控制,数周至数月即可引起肾功能衰竭,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延长生命。
8. 什么是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没有急性或者慢性肾炎或者其他肾脏疾病的病史,肾功能基本正常,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体征,表现为单纯蛋白尿或(和)肾小球源性血尿。这类患者,多在常规体检时发现异常。
9. 什么是慢性肾小球肾炎?
即慢性肾炎。起病缓慢,临床表现时重时轻,病情迁延,病程在 3 个月以上。可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以及管型尿等表现中的一项或数项。而大多数可隐匿起病,在很长一段病程中没有特殊临床表现而被人忽视。在感染等诱因下也可急性发作,呈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
10. 什么是肾小球肾炎引起的肾病综合征?
无论什么病因,引起大量蛋白从肾脏丢失,导致血液中白蛋白浓度减低至一定程度,会引起身体一系列变化,导致血栓形成,感染,营养不良,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称之为肾病综合征:
(1)大量蛋白尿(>3.5 g/24 h);
(2)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 g/L);
(3)明显水肿;
(4)高脂血症;
上述 4 个条件中,前两条为必要条件。
临床分型是比较表浅的,从现象入手的分析,几种表现类型并不是界限分明,对治疗和对疾病发展的判断并不是十分有帮助。即便一模一样的症状,对同样的治疗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反应,主要用来表示疾病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