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哲:精子游不动,怎么生小孩?

宋明哲医生 发布于2023-06-26 16:48 阅读量31337

本文由宋明哲原创

       弱精子症的诊断、治疗和生育方案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目前不孕不育的发病率高达15%,意味着每7对育龄夫妇中即有一对存在不育问题。传统观念认为不孕不育是女方的问题,检查和治疗都是从女方开始。



       现代医学的进步带给人们全新的认识,现在我们都知道,不育也可能是男方因素引起,或者夫妻双方因素共同导致。其中独立男方因素引起的不育占30%,男性因素参与的不育可达50%。所以,男性生育力评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因为男性的生育力评估程序相较女性更简单、方便,所以,目前人们认为,一旦出现不孕不育,男方应首先接受生育力评估,或至少要与女方同时接受检查,才是科学、合理的选择。



      对于绝大多数男性,生育力评估首当其冲是检查精液质量,检测项目至少包括精液常规、形态学分析,具体指代了精液量、PH值、液化时间、精子数量、精子活力及正常精子比例等参数。



      如果备孕期间女方从未怀孕,男方应该检查精子顶体功能,如精子顶体酶活性测定、诱发精子顶体反应等。精子顶体如同打开卵子妹妹心门的钥匙或密码,如果顶体功能异常,即便精子再多、活力再强,精子也无法进入卵子实现受精。



       精子进入卵子后,能否成功受精、形成一个优质胚胎并顺利发育成健康胎儿,还取决于精子一些重要的内部结构或物质,如精子中心粒、精子DNA完整性、精子核成熟度、精子中的RNA、活化蛋白磷脂酶Cζ (PLCζ)等。



       确实太难了。

       想想生命大和谐、火山喷发的时刻,天雷地火雷霆万钧,数以亿计的长约0.06 mm会游动的单细胞大军呼啸而去,阵势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他们仿佛听到了神秘的召唤,朝着梦中的方向虔诚狂奔,不惜历经千辛万苦跨越重重关山,只为抵达生命的下一站。事实上,超过99.99%的精子会被女性生殖道的黏液阻隔囚禁,或被免疫细胞当做细菌、病毒类的外来异物无情吞噬,尸骨无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如果精子数量太少、活力不够,可能在踏上漫漫征程的初始阶段,希望之火即被掐灭;

      如果精子形态畸形、功能缺陷,意味着即使九死一生抵达卵子附近,也是望“卵”兴叹郁郁而终;

      如果精子内部结构或物质异常,即便成功入卵也只是繁华褪去南柯一梦。



       精子活力低下,也被称为弱精子症(Asthenospermia),是指射出精液中的活动精子的比例低下,其中最有意义的指标是“精子前向运动(PR)比例”。当间隔至少1周,进行两次或以上的精液常规检测提示PR比例低于32%时,即可诊断为弱精子症(依据《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在男性不育人群中,弱精子症的比例约为30%-50%。



       弱精子症的精液中,精子的活力状态可分为4种(如下图):

       其中,A型和B型属于前向运动精子,分别称为“快速前向运动精子”和“慢速前向运动精子”,被认为可以抵达温柔彼岸实现自然妊娠,尤其是A型精子,他们是精群中最耀眼的天之骄子,绝对的“985”、“211”精子;

       而C型精子,因为尾部动力装置结构异常,常表现为不规则运动、原地转圈或仅见尾部轻轻抖动,他们无法冲锋陷阵,在自然备孕的过程中属于“炮灰”角色,但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过程中,若无A型和B型精子的存在,C型精子“也是极好的”选择;

       至于D型精子,他们完全不动,躺平姿态,是死是活需要进一步检测方可知晓。但在A、B、C型精子均缺乏、只能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时候,D型精子中的“活精子”,会成为最后的惊喜,加以甄选,他们同样可以形成优质胚胎孕育出健康子代。



       虽然人们通常根据弱精子症中PR精子的比例来对严重程度可进行分级,但截至目前尚无公认、统一的分级标准。而且,弱精子症常和其它精子异常如少精子症、畸形精子症同时存在,临床上判断精液质量时必须全面评估。



       弱精子症病因复杂,影响因素繁多,一般可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两种。

       其中,先天性病因主要包括精子运动相关基因的突变、线粒体基因缺陷、膜离子通道蛋白改变、精子鞭毛超微结构及功能异常等。



       而获得性病因,主要是指其它自身疾病或外部因素导致的继发性精子损伤,包括生殖道感染(如附睾炎、精囊炎、慢性前列腺炎等)、阴囊皮肤损伤、隐睾、精索静脉曲张、精囊囊肿、射精管不全梗阻、免疫因素、其它系统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肥胖、肝肾功能不全等)、有害职业接触及环境因素(高温环境、电离辐射、化学物质、重金属等)、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大量咖啡因摄入、饮食不均、睡眠不规律、桑拿、温泉浴、药物滥用等)及心理压力等。



       目前,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即便进行最全面、最充分的检查,仍有30%~40%的病例无法明确其病因,被称为特发性弱精子症,其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弱精子症引起的不育,制定生育达成方案或治疗前,应进行相应的病因筛查和风险因素分析。

       对于严重的弱精子症,因其可能存在先天性病因,所以除了进行常规的病因学筛查外,可酌情考虑行相关的基因学检测,可能明确更深层次的病因,从而指导医生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严重的弱精子症,通常需要进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如 ICSI)获得子代。筛查发现基因异常者,应进行相应的遗传咨询。严重的遗传学异常,可能引起反复不良妊娠,可考虑前往精子库寻求供精生育。



       对于轻度、中度弱精子症,筛查发现后天获得性病因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对轻度、中度弱精子症进行病因学筛查和风险因素分析更具有临床价值,因为它常常意味着有医疗干预(特异性或经验性药物治疗、手术等)的可能性。



       若能通过全面检查、仔细分析找到可能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干预,则可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精子活力以及其它相关参数,最终实现自然妊娠。



The End.


宋明哲 生殖泌尿男科 副主任医师   

个人简介:                       

       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 中西医结合男科中心 副主任、后备学科带头人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医学与生殖伦理学分会委员、辅助生殖技术评估学组委员,中国性学会妇幼保健男科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男性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男科分会委员及显微学组成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华南名医联盟签约会员,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男科学组成员   

擅长领域:                      

       擅长男性不育症(无精子症、少弱畸形精子症、精子DNA碎片异常、精索静脉曲张等)、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阴茎阴囊疾病(含外生殖器整形)、泌尿系统结石等泌尿男科疾病的诊治。目前致力于精子发生的内分泌调控、男性不育的经验性内分泌治疗、睾丸病理等男性不育课题的相关研究,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不育的经验性内分泌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梗阻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不育的显微外科治疗有丰富经验   

学术成果:                      

       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主持、参与科研课题5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最高IF=8.786),申请发明专利2项。受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委托,执笔完成《无精子症不育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在由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和JoVEJournal联合举办的2022年度第二届CAA-JoVE全国男科创新手术技术视频比赛中获得“技术创新性视频奖(Honorable Mention)”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