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酒对精子质量、妊娠及子代健康的影响
全球约有15%的夫妇受到不孕不育的困扰,总数达5000万对夫妇。 其中,独立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占30%,男性因素和双方共同因素引起的不育约占全部病例的50%。
2017年生殖医学顶刊HRU发文,研究提示在过去40年里,北美及欧洲部分国家男性精子浓度和总数分别下降了52.4%和59.3%。
我们国家也有文献报道,过去的近20年里,男性精子质量呈下降趋势。
上述数据触目惊心,引起了人们对男性生育潜能下降相关因素的注意。
目前已知,影响男性生育力的因素很多,除一部分疾病因素如下丘脑-垂体疾病、全身慢性系统性疾病、精索静脉曲张、生殖道感染、生殖道损伤及一些先天性发育或遗传因素等以外,人们对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男性生育潜在影响的关注空前重视,其中老生常谈耳熟能详的就是吸烟、饮酒、熬夜、肥胖、缺少运动、慢性不良心理应激、桑拿、温泉、高温环境作业、生殖毒性物质或有害环境的接触等。
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饮酒可能改变睾酮分泌和精子发生。这些影响可能是由于控制下丘脑-垂体-睾丸(HPT)轴功能的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和/或对睾丸、男性附属腺体的直接影响。实验证据提示乙醇是一种Leydig细胞(睾丸里产生睾酮的细胞,产生了人体95%的雄激素)毒素。
1985年一项研究首次报道对酒精依赖性综合征的20名男性的精液样本和激素评估的分析,结果显示慢性酗酒者的睾酮水平、精液浓度和精子浓度均显著下降。随后,一项前瞻性的尸检研究显示,超过一半(52.3%)的长期大量饮酒者睾丸病理提示部分或完全性精子成熟停滞,且重度饮酒者的平均睾丸重量低于正常对照组。
2005年一项针对慢性酗酒者中发现,FSH、LH和E2水平显著增加,而雄激素(睾酮)水平明显减少,相应的精液体积、精子数、运动量和形态正常精子的数量显著减少。2010年一份个案报告显示,一名无精子症患者在戒酒3个月后恢复了正常的精子参数。
2011年一项纳入57项研究共29,914名研究对象的META分析显示发现酒精摄入与精液体积、精子计数、精子活力和精子形态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此外,多项研究表明酒精摄入会影响精子核成熟度和精子DNA完整性,降低配偶受孕概率,增加胚胎停止发育、早期流产和胎儿畸形概率。
毋庸置疑,慢性和过量的酒精摄入对男性生殖激素和精液质量存在明确的负面影响。那么,酒精摄入对配偶妊娠及子代健康有没有影响呢?
2021年,顶级儿科学术期刊 JAMA Pediatrics 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 of Preconception Paternal Alcohol Consumption With Increased Fetal Birth Defect Risk”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周琼洁-李笑天课题组”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陈靖祺青年副研究员课题组等合作完成。该研究首次从流行病学角度提出证据,男方备孕期间饮酒可能增加子代出生缺陷风险,可能与精子发育和表观遗传修饰调控有关,而改变饮酒行为可能会降低这种风险,为男性在备孕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提供了强力证据。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那个话题,为什么有的人喝酒不影响,而有的人会有影响呢?
这就是个体差异,由我们常说的先天禀赋,也就是遗传基因决定的。不同的遗传易感性可能影响酒精摄入对精子质量影响的严重程度。
一项包含271名受试者的尸检研究,调查了酒精引起的人类精子发生障碍与谷胱甘肽s -转移酶M1(GST-M1)基因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不同男性个体对酒精引起的生精过程障碍的敏感性存在差异。GST-M1基因型携带者存在着更高的易感性,酒精摄入后通过直接机制在睾丸水平诱导精子生成障碍,而携带GST M1‘null’基因型的饮酒者发生精子发生障碍的可能性稍低。
强调一下,不同GST-M1基因型带来的易感性高低只是存在差异,并非完全没有影响。即便哪个哥们有心,检测自己确实是GST M1‘null’基因型,也不能将此作为备孕前饮酒的“通行证”或“入场券”。明白了吧?
The End。
宋明哲 副主任医师
个人简介:
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 中西医结合男科中心 副主任、后备学科带头人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医学与生殖伦理学分会委员、辅助生殖技术评估学组委员,中国性学会妇幼保健男科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男性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男科分会委员及显微学组成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华南名医联盟签约会员,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男科学组成员
擅长领域:
擅长男性不育症(无精子症、少弱畸形精子症、精子DNA碎片异常、精索静脉曲张等)、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阴茎阴囊疾病(含外生殖器整形)、泌尿系统结石等泌尿男科疾病的诊治。目前致力于精子发生的内分泌调控、男性不育的经验性内分泌治疗、睾丸病理等男性不育课题的相关研究,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不育的经验性内分泌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梗阻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不育的显微外科治疗有丰富经验
学术成果:
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主持、参与科研课题5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最高IF=8.786),申请发明专利2项。受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委托,执笔完成《无精子症不育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在由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和JoVEJournal联合举办的2022年度第二届CAA-JoVE全国男科创新手术技术视频比赛中获得“技术创新性视频奖(Honorable M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