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药物治疗有效吗?
患者:
我结婚2年多了,老婆一直没有怀孕。我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是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目前的一线治疗方法是显微取精。我又去了别的医院咨询,有的医生说可以尝试内分泌药物治疗。请问,内分泌药物治疗有用吗?
医生: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睾丸生精功能下降或衰竭,睾丸只产生极少量精子或不能产生精子,在射出的精液中找不到精子的情况。引起NOA的病因比较多,不同病因引起睾丸生精功能异常的机制不一样。
正常情况下睾丸产生精子,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睾丸组织结构完好无损,二是调节睾丸生精功能的性激素水平正常。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据此,人们将NOA的病因,分为睾丸前性因素和睾丸性因素。
前者是指通过引起性激素水平(例如,促性腺激素缺乏)或者性激素功能异常,间接引起睾丸组织结构异常的因素,后者一般是指各种直接损伤睾丸组织结构的因素(例如,外伤、化学药物、高温、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炎、隐睾、基因异常或不明原因等)。前者则往往可以纠正,后者通常不可逆转。
显然,不同原因引起的NOA,治疗方法不尽相同。
如果是睾丸前性因素引起的NOA,例如促性腺激素缺乏所致,通过补充促性腺激素治疗,75%-80%患者的睾丸生精功能将会显著改善,精液中可以找见精子,部分患者的配偶可自然受孕。即使精液中没有精子,通过补充促性腺激素治疗,序贯接受显微取精,找到精子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如果是睾丸性因素引起的NOA,睾丸组织结构本身已经受到破坏,而调节睾丸生精功能的性激素并不缺乏,此时,通过调节性激素水平来进行治疗,一般是无效的,此时常需通过手术取精来寻找精子;但是,一部分雄激素低下的患者,通过内分泌药物治疗,可能会促进精子产生,在射出精液中发现少量精子。但总体来讲,睾丸性因素引起的NOA,除性激素低下或较低的患者可以先接受内分泌治疗外,一般直接行显微取精术;如果能够获得精子,通过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治疗可能生育自己的小孩。
所以,建议你找专业的生殖男科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评估,做出科学的决策。
作者简介
宋明哲,副主任医师。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 生殖泌尿男科 主任、后备学科带头人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医学与生殖伦理学分会委员、辅助生殖技术评估学组委员,中国性学会妇幼保健男科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男性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男科分会委员及显微学组成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华南名医联盟签约会员,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男科学组成员
擅长男性不育症(无精子症、少弱畸形精子症、精子DNA碎片异常、精索静脉曲张等)、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性功能障碍、阴茎阴囊疾病(含外生殖器整形)、泌尿系统结石等泌尿男科疾病的诊治。目前致力于精子发生的内分泌调控、男性不育的经验性内分泌治疗、睾丸病理等男性不育课题的相关研究,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不育的经验性内分泌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梗阻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不育的显微外科治疗有丰富经验。
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主持、参与科研课题5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最高IF=8.786),申请发明专利2项。 受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委托,执笔完成《无精子症不育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在由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和JoVEJournal联合举办的2022年度第二届CAA-JoVE全国男科创新手术技术视频比赛中获得“技术创新性视频奖(Honorable Mention)”。